不应被忘却的历史
——在纪念援越抗美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陈登辉
尊敬的孙远平同志,亲爱的战友们,各位烈属,各位嘉宾、各位军嫂,大家好!
今天,当我们这些白发苍苍的老战友重新汇聚在这里,看着会场上一张张饱经战火洗礼的脸庞依然显露出壮心不已的坚毅,我仿佛感觉半个多世纪前我们共同参与的援越抗美的硝烟又在眼前腾起。

翻开尘封许久的不朽画卷,回眸半个世纪前的壮阔宏篇,援越抗美这段波澜壮阔却又鲜为人知的历史,至今依然令人肃然起敬,震撼不已!
有位学者说过:“历史总是以纪念的方式来展示伟大事件,纪念是为了永不忘却,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 由于当年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是以秘密方式入越执行援越抗美使命的,直至今天,官方也没有公开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
今天,战友们怀着深切的情感,带着满满的记忆,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参加这场内涵深邃、意义深远的大会,抚今追昔,既是以庄重的仪式纪念那段不应被忘却的、我们共同亲历的血火交融的历史,更是为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援越抗美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援越抗美,距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六十一年前的8月5日,美国蓄意制造“北部湾事件”,悍然增兵南越,全面控制了17度线以南的地面、空中和海域,并将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对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正在医治战争创伤的社会主义北越的军事设施以及铁路、公路和桥梁进行狂轰滥炸,并将越南南方所谓的“特种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体“南打北炸”为特点全面侵越战争。
在多灾多难、战火连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生死存亡之际,于1965年4月,派出党政代表团来到北京请求中国政府派兵入越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中国政府在无偿援助越南各种军需和民用物资的同时,决定派出多兵种组合的援越部队入越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以挫败美国的战略围堵阴谋。
根据两国政府协议,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我国于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以秘密方式先后派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铁道、工程、后勤保障以及海军扫雷等部队进入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构筑战时交通网络,构建国防军事设施等任务。

援越抗美,是我国继抗美援朝之后,投入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境外军事行动。随着"1965年6月9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二支队开进越南,中国支援部队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由此拉开帷幕。越南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中国支援部队出动人数最多、担负任务最为繁重的时期。先后入越的部队共23个支队、95个大队另83个小队,总计32万余人,其中最高年份为17万人"。在绝对制空权丧失的严酷形势下,我援越抗美将士满怀一腔热血,肩负“五个伟大”的使命,义无反顾地奔赴越南战场。
入越轮战以保护铁路、桥梁和军事设施的高炮部队,面对强敌运用集火射击等多变战术,创造了以50年代高炮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音速美机的世界防空史奇迹!
担负抢建抢修、构筑战时运输线的铁道兵官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不顾美机的狂轰滥炸,浴血奋战,在越南北方的东西两线构筑战时交通网络保障军运畅通——第一支队(铁二师)在反轰炸保畅通的同时,冒着美机的狂轰滥炸,将河友线(友谊关至河内)非标准窄轨铁路改建成“三轨并行”的既能通行越方的窄轨列车,又可通行标轨列车,大大提高了援越军事物资的通行能力,再次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奇迹!
承担构筑西线战略通道的第六支队(铁13师及配属部队),在高炮部队的掩护下,冒着美机的轮番轰炸,冒死打通了北连我国云桂边境口岸,南接越老边境胡志明小道、全长434公里的8、10、12号战略公路,为支援越南南方人民抗击美伪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方战略支撑!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史料记载,仅1965年8月至1968年5月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国援越抗美部队为越南北方建成了长达1200公里的战时运输线,以及数十项重大军事设施;防空部队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这些数字背后,是数十万援越抗美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中国援越抗美部队各兵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全体参战人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赞歌!援越抗美部队为支援越南人民夺取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打破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企图,声援世界人民反霸权、反殖民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援越抗美,这场跨越国界的正义之战,是二战之后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在自身百废待兴之时,毅然向兄弟邻邦伸出援手,这既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忠诚实践,更是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抗争的典范。数十万将士跨过红河时背负的不仅是钢枪弹药,更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道义担当——既要守护祖国南疆门户,更要捍卫弱小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种超越国界的担当,在人类反侵略斗争史上树起了永恒的丰碑!

我们作为这场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当年历经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虽然回国、退役后境遇各不相同,但对于曾经肩负“五个伟大”赴越履行神圣使命那段经历,仍感无上的光荣和骄傲!这场血与火的考验,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让后人铭记援越抗美历史,为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援越抗美精神,我们仍应继续努力,为之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当年曾是热血青年的我们,多已跨入耄耋之年,在此请允许我借助叶剑英元帅四十八年前所作的《八十抒怀》诗句与战友们共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让我们共同迎着美好的夕阳之光,调整好心情,保养好身体,愉悦、健康地与时俱进!
祝战友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槛外人 2025-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