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贠汝信2025、6、21、于泉城山东大学
今天是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日出日落方向: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达到全年最长。此时除北极圈内的极昼区域外,太阳均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此现象的原因是:
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日出方位偏北、日落方位亦偏北;纬度越高,日出日落的偏北角度越大。此属特殊区域的日出日落现象。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
夏至
夏至应知想,朝阳照北窗。
下午北面亮,黄经朝夕阳。
飞蝉高树唱,荷绿蜻蜓昌。
破扇摇凉夏,室外热风浪。
夏至的来历
天文意义: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历史渊源:夏至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古人通过观测日影确定节气,并举行祭神仪式以祈求丰收。汉代以后,夏至成为官方节日,官员可放假一日。
“夏至三庚数头伏”,每个庚日相隔10天,一个月后,便是初伏。
夏至四大习俗:
1、祭神祀祖
2、“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尝新吃面,是南北各地公认的食俗。
3、消暑避伏
4、秤称体重
夏至前后,恰是农忙时节,又高温多雨,人体消耗比较大。所以,古人会通过称重观察身体变化,若是体重波动大,消瘦过快,便要及时改变饮食作息,加强进补,避免透支。
夏至四大禁忌:
1、忌出门坐木
民间有句老话:“夏不坐木,冬不坐石。”
夏日气温高、湿度大,出门时轻易不要坐木头的椅凳。
因为即使表面是干燥的,内部也因日晒雨淋吸收了大量水分。
2、忌雷雨天气
谚语有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
夏至打雷,后续六月会干旱,夏至降雨,三伏天会愈发炎热。
倘若夏至15天内频繁打雷下雨,也很可能导致农田积水,影响收成。
3、忌言语不节
谚语有云:“不到冬至不寒,不到夏至不热。”
夏气与心气相通,难免使人心火旺盛,倦怠烦躁。
再加上气温节节攀升,哪怕遇到小事,极易与人发生口角。
若是不节制自身,出言无度,不仅让小事成了大事,结下恩怨,亦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起伏,加重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更何况,夏至是祭祖的日子,举头三尺有神明,理应修口修心,以免冒犯先人,或是一语成谶(chèn,预兆)。
4、忌剃头理发
《清嘉录》有言:“夏至日为交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清朝人对夏至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除了禁止妄言,还忌讳理发剃头。
因为夏至被视为阳气最盛的一天,同时“一阴生”,是阴阳交替的转折点。
古人认为,这天剃头可能会破坏运气和阳气,导致不良后果,如运道不佳或身体不适。
可以说,这不过是人们对自然节律的敬畏、对传统习俗的遵循。
然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妨择日再理发。
一定要知道,遵守老风俗传统,安稳过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