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万里长征60首之27强渡大渡河
(中华通韵)作者:薛志鹏
云崖抚掌刘孙武,彝海结盟小叶丹。
大渡横河翻恶浪,汉源沙场捣龙潭。
【注】
①本作,是笔者应周总理秘书、国宝人物、书画艺术家古今明先生托付所创《三长精神诗词300首》暨《长江精神诗词100首》《长征精神诗词100首》《长城精神诗词100首》之一。
②将《七绝·万里长征联韵60首》合而为一,即为正文120韵、240句、1680字,无一重韵,一韵到底的《七言排律·万里长征120韵240句》,是笔者自研“可分可合”式系列五首历史最长排律之一。
③本系作品,以长征起始、进程时间线为宏观线索,由江西瑞金、于都集结出发为始;以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以红二、六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及红二五军长征路线为辅线;直至吴起、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此举,旨在学习和铭记红军万里长征光辉历史,传承与弘扬红军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④强渡大渡河:红军在四川越西县(今四川石棉)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汉源:此役重要地点。彝海结盟: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军神孙武)、聂荣臻率红军先遣队,入大凉山彝族区,行至彝海北喇嘛房村,遭遇当地彝民抢夺物资,武装围击。刘伯承派懂彝语的人员喊话宣传,果基家族首领果基小叶丹会见红军。小叶丹了解红军主张讲和救民主张后,与刘伯承在彝海边共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史称彝海结盟。大渡河,岷江一大支流,河宽水深流急,群峰险峻。1935年5月24日夜,红军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急行军至大渡河右岸,占领安顺场。5月25日晨,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组成渡河突击队,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5月25日7时,突击队冒着密集炮火,在激流和枪林弹雨中冲上对岸,在后续部增援下,击溃川军1个营,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⑤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书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