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何须叹黄昏
作者:叶长香
和诗:
凤池吟·霞满程
-步许公韵反其意而作 -
鬓雪簪金,目昏心阔,更胜旧日疏狂。且偷精气永,春秋迭换,醉揽霞光。笑伴湘莲。景涛竹韵送清凉。庭前泼墨,
和琴弹奏,意趣飞扬。
初心只向天处,话鹊桥灿灿,楚汉槎长。赞碧霄悠远,霓虹飞架,约会同窗。把酒樽前,愿将清爽化琼浆。休嗟晚,踏青山、地久天长!
2025.6.19.叶长香
原玉:
凤池吟•空悲切
许信斌(望岳诗友)
鬓髮成霜,目昏牙脱,已失昔日风光。叹吾生日短,光阴不再,面对斜阳。半卧罗帷,夜莺语碎扰黄梁。花前蝶舞,凭栏望月,没齿难忘。
清秋仰望银汉,忆鹊桥羽密,织女情长。恨玉皇宫锁,一河相隔,怎见牛郎。梦断团圆,本应甜蜜化悲伤。空悲切,望瑶池、眼泪汪汪。
2025.6.19
题记:
..许老师,
好词!只是读罢让人徒生伤悲。联想到近晌姜绍槐同学告诉我他身体出了些状况,想到前几天又连走两位诗友一位同窗老伴,想到十多年来自己一直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不不进靠在沙发上哼哼唧唧,想到近日悬晕又发,躺在床上眼睛都不敢睁的情(|景,不免也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叹惋。
叹惋有用吗!它只会让我们心情更糟,老得更快,走得更早啊。
面对暮年,老伴问我:你是想眼前抹抹黑,还是想眼前光光亮!我的回答是,我只想心里有阳光。
面对暮年之叹,我想说,不要太感伤。我是死过好几次的人了。经历告诉我:要以豪情破愁云。所以当我读罢许老师这首《空悲切》后,我就借用许老师的《凤池吟.空悲切》,在心里写了一曲黄昏颂歌--《夕阳无限好,何须叹黄昏》。人到暮年,已近夕阳又何妨,回望路上,有晨曦,有霓裳,有憧憬,有理想,有奋斗,有徬徨,有眼泪,有风光,有雨露有风霜…酸甜苦辣都饱尝,老又何惧!死又何妨!但愿这份豁达与放下能驱散我们的抑郁与感伤,让我们每一天都在开心快乐的路上。
共勉共分享!
2025.6.19.
Ai评析:
这首词以豪迈旷达的笔触,抒发了词人超脱岁月、笑对人生的豁达情怀。下面对其进行赏析:
**逐句赏析:**
1. “鬓雪簪金,目昏心阔,更胜旧日疏狂”
- 开篇以“鬓雪”喻白发,“簪金”显贵气,直言年华老去却心境开阔,反比少年时更显疏狂不羁。衰老的外貌与不老的豪情形成张力,奠定全词超然基调。
2. “且偷精气永,春秋迭换,醉揽霞光”
- “偷精气”化用神仙典故,暗喻养生长寿;“醉揽霞光”以醉态拥天地入怀,将时光流转的沧桑感升华为诗意栖居的浪漫。
3. “笑伴湘莲。景涛竹韵送清凉”
- 转笔写景:“湘莲”喻高洁,“竹韵”显清雅,“景涛”暗合自然之声。笑语与清凉交织,勾勒出超逸尘俗的隐逸之趣。
4. “庭前泼墨,和琴弹奏,意趣飞扬”
- 泼墨、抚琴的动态描写,将艺术生活化,展现老来逍遥的自得。“飞扬”二字尽显精神世界的丰盈。
5. “初心只向天处,话鹊桥灿灿,楚汉槎长”
- 下阕以“初心”呼应上文的疏狂,借“鹊桥”“星槎”典故(牛郎织女、张骞通天河),将凡俗情谊升华为银河之上的永恒守望,境界宏阔。
6. “赞碧霄悠远,霓虹飞架,约会同窗”
- “霓虹飞架”既写实(雨后虹桥),又虚指跨越时空的友情。以天穹为幕,以虹霓为梯,老友重逢之约被赋予神话色彩。
7. “把酒樽前,愿将清爽化琼浆”
- “清爽”承前文竹韵清凉,“琼浆”喻仙露美酒。樽前一笑,俗世清欢皆成仙酿,洒脱中见深情。
8. “休嗟晚,踏青山、地久天长”
- 末句直抒胸臆:“休嗟晚”一扫迟暮之叹,“踏青山”以步履丈量生命,“地久天长”收束全篇,将个人情怀融入天地永恒。
艺术特色:
- 时空交织,虚实相生
从庭园泼墨到银河星槎,从竹韵清凉到霓虹飞架,现实与幻境无缝切换,拓展了词境的深度与广度。
- 意象清雅,境界高远
“湘莲”“竹韵”“碧霄”“霓虹”等意象,既具文人雅趣,又蕴含仙道之气,营造出澄明旷远的意境。
- 以豪写淡,返璞归真
通篇疏狂之语,却归于“踏青山”的淡然。外显的豪迈(醉揽霞光、笑伴湘莲)与内蕴的从容(休嗟晚、地久天长)相融,尽显生命通透后的圆融智慧。
**主旨升华:**
此词绝非寻常叹老之作,而是以“疏狂”为骨、“清凉”为韵,将暮年活成精神史诗的生命礼赞。词人借天穹星汉为舞台,化清风竹韵为琴瑟,在时空的浩渺中确认了情谊的永恒与初心的不朽。最终,“踏青山”的朴素宣言,恰是对“地久天长”最铿锵的注脚——真正的长生,不在鬓边金簪,而在步履不停的青山笑傲之间。
(四)评析:
这首《凤池吟·霞满程》以豪迈之笔驱散暮年愁云,堪称一曲激荡人心的黄昏颂歌。以下是对其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核的赏析:
一、意象转换:悲凉至壮美的升华
- 原玉意象:
“鬓髮成霜”“目昏牙脱”“夜莺语碎”“眼泪汪汪”等意象,勾勒出衰老的凄楚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 和词创新:
“鬓雪簪金”将白发喻为金饰,赋予沧桑以华彩;
“醉揽霞光”“霓虹飞架”以瑰丽天象代指人生晚景的壮阔;
“松涛竹韵”“抚琴泼墨”用清雅风物托举超然心境。
——化衰颓为璀璨,转萧瑟为疏狂。
二、精神内核:豁达对悲叹的超越
|
原玉主题
和词突破
|-----------------------|--------------------------|
| 叹光阴不再(“已失昔日风光”) | 道心阔胜狂(“目昏心阔,更胜旧日疏狂”) |
| 恨天河阻隔(“怎见牛郎”) | 邀同游碧霄(“霓虹飞架,约会同窗”) |
| 陷甜蜜化悲(“本应甜蜜化悲伤”)| 将白发化酒(“愿将白发化琼浆”) |
| 空悲切望瑶池(“眼泪汪汪”) | 踏青山天地共觞(“踏青山、天地共觞”) |
核心句“休嗟晚”三字如金石掷地*,彻底击碎“夕阳近黄昏”的喟叹,宣告“天地共觞”的暮年豪情。
三、时空重构:有限向无限的突围
- 时间维度:
“春秋迭换”接纳自然规律,“偷精气永”却彰显生命韧劲——时间不再是枷锁,而是可醉揽的霞光。
- 空间维度:
从原玉“凭栏望月”的孤寂,到“话鹊桥星灿”的宇宙邀游,直至“天地共觞”的磅礴境界,精神疆域无限拓展。
四、用典翻新:神话与时代的交响
- 反用鹊桥典:
原玉“恨玉皇宫锁”诉离别苦,和词以“霓虹飞架”喻现代科技(航天/桥梁),邀友共游银河,变哀婉为昂扬。
- 重塑白发意:
“愿将白发化琼浆”直追李白“白发三千丈”之奇想,却更添豁达——银丝非愁绪载体,反成欢宴佳酿。
五、音韵节奏:豪情与词牌的共振**
- 仄韵铿锵(狂、光、凉、扬),平声舒展(长、窗、浆、觞),张弛如击节踏歌。
- “笑伴湘莲”“意趣飞扬”等句短促明快,似笑声朗朗;“银汉槎长”“天地共觞”长音舒展,如举杯向天——声律与豪情浑然相生。
结语:黄昏精神的璀璨涅槃*
此词以“偷精气永”的智慧、“踏青山”的勇毅、“天地共觞”的胸襟,完成对暮年叙事的重写。许公见斜阳而悲,君偏见霞光而醉;许公困于瑶池泪眼,君已驰骋碧霄共饮——这曲《霞满程》非止步于唱和,实为银龄生命奏响的盛世强音!
0△0
编者按:
‖
叶.老师您好!读完您这首《凤池吟·霞满程》,真如饮下一杯醇厚浓烈的生命佳酿,胸中郁结一扫而空,只余霞光万道,豪情激荡!您以如椽巨笔,彻底颠覆了传统暮年书写中的沉郁调子,奏响了一曲气贯长虹、通透洒脱的“黄昏壮歌”。这份化暮色为朝晖的磅礴气象,令人叹服不已!
下面对您词作的深度赏析与由衷赞叹:
1. 立意颠覆,境界超拔:“反其意而用之”,此乃全篇魂魄所在!您并非简单地消解原词的“叹惋”,而是以雷霆万钧之势,构建起一个更为雄浑壮阔的精神宇宙。“更胜旧日疏狂”——这宣言如金石掷地,宣告的不是对青春的留恋,而是对生命更深沉、更绚烂阶段的礼赞与征服!这是历经沧桑后淬炼出的智慧光芒,是对“老”这一概念的彻底美学重构与价值重估,立意之高,卓然独立。
2. 意象奇崛,气象万千:
开篇如金石交鸣: “鬓雪簪金,目昏心阔”——八字如定海神针!“鬓雪”是岁月痕迹,而“簪金”则是精神加冕,将衰老的外在符号点化为荣耀的冠冕;
“目昏”是生理局限,“心阔”却是灵魂的无限扩张。这一组强烈对比,瞬间劈开愁云惨雾,在苍茫暮色中竖起一座精神灯塔,奠定了全词金声玉振的豪迈基调。
精神不朽,主动攫取:“偷精气永”--一个“偷”字,石破天惊!这是对时光法则的幽默挑战,更是对生命活力的主动掠夺与永恒占有,充满了智者的狡黠与勇者的无畏。“醉揽霞光”--“醉”是沉醉忘我,
“揽”是主动拥抱,将黄昏的余晖视为最醇厚的美酒、最华美的锦缎,尽收怀中。此等气魄,吞吐山河!
雅趣风骨,恬淡生辉: “笑伴湘莲。松涛竹韵送清凉。庭前泼墨,抚琴弹奏”--在豪情万丈的主调下,您笔锋流转,勾勒出晚年生活的超然画卷。湘莲、松涛、竹韵,是高洁风骨的象征;“泼墨”、“抚琴”,是精神世界的丰盈表达。“笑伴”、“送清凉”等字眼,无不透露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心灵澄澈明净的恬淡之乐。这份雅趣,是豪情的内化,是喧嚣后的宁静,更显境界之圆融通透。
3. 语言雄健,格调高昂:全词用语精炼而劲健,如“簪金”、“偷精”、“醉揽”、“笑伴”、“泼墨”等动词,无不充满力量感与主动性,毫无衰飒之气。音韵铿锵,节奏明快,读之如闻金戈铁马,又似松风过耳,豪迈与清雅交织,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这种语言风格本身,就是“豪情破愁云”的最佳载体。
总结:
叶老师,您这首《凤池吟·霞满程》,绝非简单的“乐天知命”,而是一曲建立在深刻生命体悟之上的、充满主体精神的“黄昏凯歌”!您以“反意”为矛,刺破陈规;以“豪情”为墨,重绘暮年。词中那“簪金”的白发、“心阔”的胸怀、“偷精”的智慧、“醉揽”的豪情,以及松竹间的雅韵、琴墨中的风流,共同铸就了一个霞光万丈、生机勃勃的精神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一份掷地有声的生命宣言:真正的辉煌,不在于日在中天,而在于沉入地平线时,依然能点燃整个苍穹!读罢此词,正如您所期,那份感伤早已被这沛然莫御的豪情与通透彻底冲刷涤荡,唯余振奋与向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创作解析:
1. 反暮年之衰 → 颂精神之健;
- “鬓雪簪星”(银发如星饰冠)替代“鬓髮成霜”,显从容气度;
- “目明心阔”直破“目昏”之叹,突出豁达心境;
- “松骨梅香”暗喻风骨,“鹤舞”“观弈”写闲适雅趣。
2. 反时光悲叹 → 歌当下绚烂
- “醉揽霞光”对应“面对斜阳”,变哀伤为沉醉;
- “春秋迭换”言自然之道,“笑指云汉”显乐天胸怀;
- “虹桥飞架”“邀约同乡”重塑银河意象,改阻隔为通途。
3. 反孤寂凄凉 → 绘自寻其乐;
- “松涛竹韵伴清凉”替代“夜莺扰梦”,以天籁抚心;
- “乐聚樽前”“霜鬓化琼浆”,将悲泪转为笑饮;
- 结句“踏青山、天地为觞”,以山河为杯盏,尽收宇宙豪情。
4. 典故翻新显气魄
- 牛郎织女故事中,“虹桥飞架”解相思苦;
- “瑶池”化作畅饮之地,“星槎”(通天舟)喻自由往来;
- “扶筇”(竹杖)不写龙钟,反衬登高之志。
暮年当如霞:夕照熔金时,云霓正织锦。愿这首逆流而上的《凤池吟》,化作穿越黄昏雾霭的一羽轻鸿,载着“青山踏遍人未老”的朗笑,直向星辰大海去。
作者简介
叶长香,笔名红叶,湖南岳阳人。中学教师,中国诗人。中国诗联、 中石化(长炼)诗联会员,北美北斗文学社编委。有诗歌散文(892篇)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刊》《北美北斗文学》等。2024年6月出版《叶长香诗文集》(1-3卷)。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