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狮山大剧院内流光溢彩,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苏州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非遗消夏购物月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通过三大特色板块全方位展现苏州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政企联动共筑非遗保护新格局
本次活动汇聚了政府、企业、文化机构等多方力量。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高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苏州丝绸博物馆共同承办,苏州高新文旅集团、泰隆银行苏州分行提供特别支持。政企协同的创新模式,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三大板块展现非遗创新成果
一、匠心守护: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活动现场通过多媒体展陈、实物展示等形式,系统呈现了2024年度苏州市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非遗+"创新案例展区尤为引人注目,展示了非遗与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成果。
在签约环节,多家单位就"非遗+"战略合作达成协议,标志着苏州非遗保护进入资源整合新阶段。特别设置的文物普查新发现展区,首次公开展示了苏州地区最新考古发现,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千年姑苏的文化积淀。
二、薪火赓续:人才培养体系再升级活动现场亮点纷呈,"时空织造——苏州非遗与欧陆叙事展"的发布成为焦点,该展览将通过苏州——深圳两城文化交流呈现苏州非遗的国际对话。
苏州高新区重磅推出的"苏绣未来人才创新计划"备受瞩目,包含面向本土传承的"青衿计划"和着眼国际交流的"苏绣青年国际创新计划",构建起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现场还为3位非遗新秀颁发个展证书,并为第二批12家市级非遗工坊授牌,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传承生态链。三、非遗青春:年轻力量激活传统基因为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关注非遗,活动特别设计了系列创新环节。苏州非遗消夏研学团的成立仪式别开生面,宋锦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跨界合作作品捐赠仪式,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非遗微短剧《我是苏非非》第二季,并启动"苏州非遗推荐官"招募计划,通过新媒体赋能非遗传播。
打造非遗保护苏州模式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是苏州市贯彻落实"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的重要举措。后续将推出非遗消夏购物月活动,涵盖非遗市集、技艺展演、研学体验等特色活动。苏州将持续创新非遗保护模式,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潮”起来,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苏州经验。
2024苏州非遗硕果累累2024年,全市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探索科技赋能非遗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保护根基更牢固
这一年,桃花坞木版年画助力“春节”成功申遗,向世界展现吴地年俗的魅力。全市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增至8项。新增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1家省级非遗保护单位,市政府公布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苏州非遗的基因库,变得更丰富、更完整。非遗保护工作者们以无与伦比的韧性、耐心和定力,精心守护着江南文化。
非遗传承方式更数字
这一年,本土数字文化企业打造非遗公益短片、非遗国漫作品,用前沿技术、数字语言激活古老技艺。非遗企业与头部文化IP携手合作,苏绣走进手游《桃源深处有人家》,稻香村与《黑神话·悟空》推出联名产品。苏扇、核雕等传统工艺与互联网和谐共舞,在非遗电商直播平台圈粉无数。
非遗传播舞台更广阔
这一年,苏州非遗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讲述最苏州的故事。美国波特兰,桃花坞木版年画、苏绣等在欢乐春节活动中惊艳亮相。意大利佛罗伦萨,缂丝、明式家具等在国际手工艺展掀起东方美学浪潮。苏州与广州、长沙展开“非一般的对话”,碰撞出非遗传承的耀眼火花。
非遗发展生态更美丽
这一年,开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新征程,将非遗保护融入城市、融入乡村、融入绿水青山。苏州非遗在“非一般的展厅”与金融跨界碰撞,在姑苏乡土人才精品展展示匠心荟萃,在遍布全市的非遗课堂与市集中,让生活更加美好。
苏州非遗保护发展硕果累累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非遗新秀发展培养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非一般的课堂’线上线下创新联动传播”活动荣获2024全国非遗传播活动创新案例;江苏省“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优秀案例(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路社区:“海棠芳‘非’”;苏州市吴江区江兴社区:“建特色文化分馆 促非遗深耕社区”;苏州市常熟市徐市社区:“非遗在董浜 畅享文化夜”)江苏省非遗创意空间(苏州祯彩堂工艺社、苏州慈云蚕丝创意空间、苏州锦达丝绸创意空间、苏州弥惟文化创意空间)“‘非一般’系列活动”获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 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展现了苏州非遗保护与创新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面向未来,苏州信心满怀,步伐坚定,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系统性保护,开创非遗传承新局面。非遗正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