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词同文赋
豆逗 奥巴牛
岁在乙已,复旦百廿华诞。六庠具帖致贺,或曰"水木清华",或谓"浙大泱泱",更有"鹭岛""珠水""木铎""铜钱"诸门,贺词竟如出一辙。观其文,若蒙童摹帖,似鹦鹉学舌,恰如坊间"天下文章一大抄"之谚。余览之哑然,乃作《同文赋》。
昔者季札观乐,闻《韶》辨德;子产献捷,措辞有章。今之贺表,竟成"模板文章"。开篇必称"百廿征程",继之"薪火相传",终以"再创辉煌"三叠。六庠墨客,不约而同;千言锦绣,如出一手。此非"英雄所见略同",实乃"秃笔所趋尽似"也!
尤可哂者,京师师大素以"学为人师"自诩,钱塘浙大常标"求是创新",而此番竟与铜钱巷中算缗之家同调。譬如庖人治宴,川粤鲁淮皆作一味;恰似绣娘挑线,赤橙黄绿尽染一缸。苏子瞻云:"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则"淡妆浓抹俱雷同"矣。
世有"文抄公",今见"贺帖匠"。想那文书房中书郎,但开电脑,复制粘贴;稍改头尾,便成华章。韩昌黎"唯陈言之务去"之诫,竟作"唯模板之是循"。昔宋人写状,尚知"因地制宜";今人致贺,唯恐"与众不同"。此乃才尽,实为心死!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今观贺表纷纷,皆为礼往。然则文以载道,辞以达诚。若徒具形式,何异"投刺署门"[1]?六庠皆称"双一流",而贺词竟"皆一流",岂非反讽?昔谢安石"咫尺天威"之表[2]犹存风骨,今之文字不过电子驿骑,瞬息即达,转瞬即忘。
嗟乎!学术殿堂,本应"百花齐放";贺寿翰墨,竟成"百校同腔"。倘使程邈复生[3],当再造"贺帖隶书";若令刘勰重世,须新撰《文心抄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文云文云,粘贴云乎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 "投刺署门":典出《世说新语》,指晋人只递名帖不亲自拜访的虚礼。
[2] 谢安石"咫尺天威":指谢安《与支遁书》中"咫尺天威"的个性化表达。
[3] 程邈:传说创造隶书的秦代书法家,此处暗讽需要创造新的"抄袭体"。
点评:
1.作者自述
本文以"赋"为体,杂以骈散,通过六校贺词雷同之事,针砭时下文牍主义之弊。
2.林伟健教授
天下文章一大抄,
高校贺词同鼓噪,
看似深奥又玄幻,
却是斯文把地扫!
3.评论家长风剑
人妖群魔乱舞之下,犀利正义之文。6大名校竟然出这种滑古今中外之大稽的糗事,真是丢脸丢到太平洋去了,做梦也想象不到。昨天还只听说是两家大学,今天透出来的竟然是6家!这不但让这些大学的为人师者都脸掉到了地上,也让中国所有人的脸都没有了!真是古今奇闻。原以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经够怪了,没想到与今日高等学府大师们比,竟然是小儿科。这些大师挤堆的机构,现在出了如此大事没见人出来吭一声,装聋作哑的功夫也非常了得,太可笑可恨,可恼可悲可叹了!今唯见你与李光满等一些界外人,写些文章在敲击他们,他们自己却在当鸵鸟,估计还会继续将头埋进沙里一段段时间的,等过些时风头过了就又都个个是大师活灵活现啦,无语![擦汗][晕][惊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