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月课第11期 总第41期)
皖东诗词 | 皖东月课第11期“游记”

【本期主持作品】
陈文亮
七律·再访醉翁亭
五载三来访古亭,苔痕漫石辨曾经。
碧溪犹诵当年韵,翠影长留太守形。
翰墨飞诗彰逸气,丝弦纵曲绽芳馨。
醉翁若见今时盛,应捋银须笑未停。
李德新
〔双调•大德歌 〕过长江岸边小憩偶得
望滔滔,逝遥遥,岁月闲情都去了,不觉流年耗。人渐老,性未消,来对风雨心狂傲,但有啸声高。
张银辉
高山流水•登琅琊山
一程细雨一程风。下车时、山色空濛。迎我有梅边,欧阳独驾长虹。飘然至、笑语张工。亭间便、餐啖山肴野酿,乐矣相从。尽三杯就醉,倒向最高峰。
云中。悠悠也留迹,千载后、不亦仙踪。催我酒微醒,自有梵响烟钟。每回来、总豁心胸。趁闲日,尘事轻轻放下,步也从容。听林间鸟说,山路往来通。
单正江
秋思
寒风瑟瑟逐秋凉,飘落英花满地黄。
登险寻幽异乡客,辛劳疲困卧租房。
山沉水静荒村寐,霜白露莹衰草光。
月下轻吟别离曲,一壶老酒醉愁肠。
田益全
高阳台•游故宫
楼阁参差,雕栏绣柱,俨然气象恢宏。附凤盘龙,兰墀紫阙华庭。奇珍萃集传今古,有谁知、几度纷争。漫凭栏,思绪萦怀,难忘前情。
今朝华夏乾坤焕,望人流接踵,意态虔诚。高敞天阊,飞檐斗拱安宁。是非兴废何须叹,且闲看、时代峥嵘。纵吟眸,碧宇昭融,苍昊澄明。
余章松
游华阳洞有记
为探华阳乘晚秋,褒禅山下聚诗俦。
奇观洞内灯光秀,古韵壁前文字幽。
碎步常提留意腿,躬身频喊小心头。
攻坚何苦盲随众,悔意荆公作记游。
陈大为
石台屏风里慢庄印象
群峰叠翠绝嚣尘,云壑凝烟总蕴春。
长蔓交柯天欲暝,寒潭漱玉境逾真。
几声山鸟啼幽涧,一径松风扫客身。
坐久不知红日坠,惟欣偶作慢庄人。
史国闻
庆清朝•与诸诗友同游明光兼酬晓云姐与壁邻
鱼浪喧陂,菰蒲隐棹,频催芳信游轮。和风悄先吹澈,软径无尘。扑面一怀碧水,逍遥鸥屿胜花春。烟澜接,画桥远渡,游目闲闻。
缘古井,循古寺,道故里王气,旧说纷纭。休教龙冈麦浪,吹老碑文。最是佳肴绿酒,相娱潘鬓几微醺。嘤鸣处,数声更许,莺友芳邻。

郭占全
游嵩山抒怀
幽深石径雾蒙蒙,寺殿依山万仞嵩。
峭壁藏龛真妙手,悬崖建塔乃神工。
刀光卫国德馨重,梵曲穿云禅意丰。
武韵传扬惊四海,少林佛法亦称雄。
牛全圣
夜游瘦西湖
春心已遂下扬州,久瘦西湖待我游。
廿四桥边邀月影,咿呀小调醉南楼。
唐涛
临江仙•乙巳初夏傅兄招游并饮于微山湖畔
白芦青苇微波碧,轻舟划破湖烟。縠纹风细接遥天。鹭从天际落,日向棹边悬。
宋君旧事碑字诉,留侯庐墓流连。琵琶声绕翠湖边。把杯对友饮,醉眼羡鸥闲。
注:宋君指周初宋国第一任君主微子启。
韩大昇
游泾县查济古村
查济民居不一般,牌坊祠屋倚青山。
小桥流水烟村旺,别样地天生此间。
孟祥成
明光南湖青荷吟
千般娇态酿清香,万种柔情披绿装。
荷叶噙珠摇月影,花茎撑伞蔽天光。
根藏泥淖冰肌洁,身卧波粼玉骨芳。
莫问嫣红何日绽,届时堪比美娇娘。
刘华礼
游泾县桃花潭
早慕泾川胜景悠,轻车快意赴潭头。
千重翠影连天涌,万点桃花夹岸浮。
舟泛清波心欲醉,诗寻古韵兴难收。
夕阳渐落情无尽,遥看余晖染碧流。
陈松海
临江仙•游吴敬梓纪念馆
走马岗依楼阁出,清流打卡门前。回廊曲槛几厅连。晓风抚竹影,暖日映花坛。
塑像一尊南向立,红尘望眼看穿。声光画影说遗篇。往来人不绝,文木竞相传。

陈秀云
甲辰孟冬随摄影班采风游栖霞山
只把山游作课程,栖霞深处伴云行。
氤氲岚气藏诗梦,隐约泉声动客情。
枫叶含羞唐韵拂,禅音解意涧松迎。
峰巅一览心胸阔,幽景迷人忘俗名。
顾廷凤
〔商调•集贤宾〕兄妹自驾春游记
〔集贤宾〕句芒示余春已晚,幺妹整雕鞍。五兄妹、笑容璀璨,一路上、云淡天宽。导航中、歌曲频调,抖音里、佳片连刊。早晨那霞光万点,恰映着、万佛湖湾。(看)青峰浮镜面,画卷落人间。
〔逍遥乐〕石阶磨烂,百载商幡,风中碎剪。黛瓦扶肩,问雕窗、可记从前?毛坦厂流连忘返,明清时、商贾频繁。(如今是)万家希望,高考明星,学海风帆。
〔醋葫芦〕一路歌,一路欢。晓天茶叶绿千山,寻旧迹门楣细看。一声长叹,江家大屋不平凡。
〔浪里来煞〕山点丹,水抱环,汤池十里翠生烟。温泉漱清云外眼,春光灿烂,公麟(穿越)疑入武陵源。
注:李公麟,宋代画家,汤池系其故里。
周萍
游沧浪亭
溪碧环园秀色长,沧浪亭下览风光。
瑶华境外题流玉,面水轩前过复廊。
楼竹窗花墙院景,石山草树道心堂。
名贤旧主今何处,梦破浮云一枕凉。
王有永
春游庐山
路转峰回四百旋,风光无限叹无边。
如琴湖畔行花径,锦绣谷中攀险巅。
司马草堂诗意卧,美庐别墅夕阳眠。
凡人不羡仙人洞,最撼余心三叠泉。
赖利
游醉翁亭景区(通韵)
凌腾展翅向青峰,翘角飞檐幻醉翁。
石罅鸣泉梅树伴,琅琊山水待谁逢。
张瑜
游琅琊山
溪光泉影绕城丘,亭翼舒张林壑幽。
路转峰回开画幛,风流同乐忆清游。
千秋醉意谁能会?一树梅芳久姓欧。
直上琅琊临阁望,春潮叠浪涌滁州。
王传尤
乙巳初夏走近兰亭
久仰兰亭王字寻,闲游乘兴曲觞吟。
欣观峻岭绕流水,轻踩溪桥穿茂林。
集序新篇风雅极,鹅池故事墨情深。
高歌细雨勤滋润,千载佳文耀古今。

忽德会
初夏郊外游
初夏晨光淑气清,徜徉小径野郊行。
青荷同举横塘满,紫燕于飞画阁明。
带露胜春输异馥,簪霞买笑动高情。
莫言斯际无佳景,浅夏风流但吸睛。
方永群
徒步白米山
羊肠小道环山绕,野径深幽翠欲迷。
踏碎苔痕寻胜概,我为峰顶白云低。
朱曙光
游记
醒时已暮忆当初,客舍西山在意呼。
重整杯盘斟玉液,便参坟典咏桃符。
万家灯火三更醉,一曲阳关千里扶。
莫道古稀尤未忘,不因岁月逝如无。
李思奎
定风波•池河太平桥
石砌长桥卧浅波,雕栏夹岸记蹉跎。见证兴亡多少事,含泪,默然不语看流梭。
昔日辛酸成记忆,珍惜,今朝胜景更婆娑。喜见新桥连两岸,同盼,人间岁岁享清和。
李文涛
访顶光大师
情钟故里莲,隐逸等湖边。
泼墨描诗意,居乡续佛缘。
勤思空与色,暂寄蝶和蝉。
烛照桑榆暖,试香年复年。
注:等湖,为湖名。顶光大师微信名为“暂寄”。试香,指添香、焚香。
张孝菊
经胥门有感
此门寂寂隙苔喑,原是将军血泪渗。
故国人讥童子恨,君王几个识臣心。
注: 胥门是苏州的古城门之一
赵宏元
游扬州瘦西湖
且从曲水弄扁舟,尘世人来画里游。
白塔巍巍成一夜,琼花皎皎照千秋。
寻幽探古羊肠径,品字听风羽翼楼。
多少功名都散了,而今幸有梦长留。

徐善凤
踏莎行•洱海行吟
洱海风喧,苍山云阔。笑歌历览尤堪说。鸥边廊道漫骑行,龙龛古渡经千叠。
倚棹听涛,凭栏读月,芳洲曲岸登峤谒。清风半枕拂流云,溪泉醉啜情何惬。
刘光华
鹧鸪天•观徽州贞节牌坊
明月无心泪眼弹,佳人愁绪倚窗叹。新妆粉黛清心裹,空盼君归夜半欢。
福泉井,内墙栏,妙龄女子觅春难。堪怜节烈垂千古,困守青灯孤梦残。
丁红娟
启程赴鹞落坪
轻车出皖城,风向鬓边生。
忽忘来时路,心飞鹞落坪。
李晓云
雨后离堆公园观景楼看都江堰
雨停烟霭散,放眼上层楼。
岸陡青峰对,波翻白练游。
宝瓶封怒水,鱼嘴隔湍流。
道法降魔法,终能胜一筹。
注:宝瓶口和鱼嘴是都江堰的水利工程
武星光
赴泾县中药普查即兴
踏水穿林越万蹊,攀峰涉谷探珍奇。
崖头古木如相问,笑指青衿载药齐。
张本林
初夏游大蜀山半边街
北麓徽檐碧玉藏,楼台古径绕崖长。
茵铺锦毯帐蓬隐,榭立朱栏曲水量。
袅袅庐腔萦树缈,悠悠花影拽衣香。
忽闻绝顶霓虹炫,振袂追霞醉夕阳。
吴传训
临江仙•采石矶太白楼怀古
踏碎狂涛来复去,危楼笑指青霄。醉呵山鬼泣神獒。墨翻云浪卷,笔落斗星摇。
我立矶头寻旧影,天风徐起萧萧。恍闻椽笔破空雕。千秋诗骨在,浩气贯江潮。

杨守娟
忆秦娥•游大明寺
湖风软。浓荫岸柳莺歌伴。莺歌伴。荷塘曲径,可通楼殿。
踏阶登顶风光羨。罗衣湿透连声喘。连声喘。偏欺霜发,未归身倦。
陈晓萍
重游三门峡有感
黄河九曲启新章,故地重游意绪昂。
禹斧劈开千嶂险,铁龙锁住万涛狂。
三门烟雨涵清梦,一顷平湖泛圣光。
白发丹心观砥柱,人间灯火共天长。
常宝
浅夏乡居
过得青峰柳两行,风荷初乱旧池塘。
不辞更作淹留计,半为村醪半菡香。
陈国斌
游琅琊山
信步伴溪声,层林闻柳莺。
讓泉荣美誉,碑刻享威名。
亭阁诗书朗,佛台香火萦。
山峦千叠韵,胜景客朋迎。
李继山
高阳台•忆游长山罗顶村
玄翼裁春,棠梨缀雪,梦萦罗顶情稠。野岭葱茏,绿林丽鸟群讴。湖光闪烁鳞波荡,柳绦垂,浪碎鱼游。过山村、犬戏鸡豚,桥卧清流。
德馨居隐松楠里,憇桐荫风软,鹊吵枝头。宾主寒喧,却因灶冷添愁。忽闻墙外山鹃唤,赏棠花、切莫长留。踏高峯、十里霞烟,雾袅琼楼。
付建
蝶恋花•潜山游记
皖国风光情韵绕。天柱嵯峨,翠影连云表。山谷书风添墨妙,荆公遗迹声名浩。
古邑人文多俊佼。景点斑斓,处处皆诗稿。漫步其间心醉了,山川胜影千秋耀。
郑耀东
春游汀溪
天高水阔麦苗香,草木荣枯爱恨藏。
梅蕊无心争秀色,桃花有意恋红妆。
闲游胜境时偏短,浅醉东风韵更长。
碧岸清波依旧在,弯弯曲曲向维扬。
杨士明
登天柱山
嶙峋怪石各成峰,穿洞溪流响鼓钟。
天柱一峰高万仞,林松满岭密千重。
擎宵孤立云麟识,入岳同称汉武封。
应是江淮山第一,悠然放步踏从容。
注:云麟:李云麟,清军都统,为天柱山“孤立擎宵”题壁者。

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顾 问:阚新兰 裘新江 张道锋 罗后长 凌明光 黄朝晖 刘恒昌 岳 华
会 长:李德新
常务副会长:陈文亮
副 会 长:吴传训 许华茂 王武亭 杨士明 田益全 夏 军 李文涛 张银辉 朱曙光 樊明朝
秘 书 长:李文涛
副 秘 书长:史国闻 武星光 戴 浩 许开踟 周 萍
【皖东诗词】编辑部
主 编:王武亭
执行主编:张银辉
执行副主编:杨士明 田益全
编 委:史国闻 武星光 许开踟 周 萍 王华立 哈锦祥 朱曙光 陈松海 丁其飞 杨 康 李晓云 郑耀东
本期主持:陈文亮
本期收稿:许开踟 郑耀东
本期制作:丁其飞
初 审:杨士明 王华立 朱曙光 李晓云
复 审:王武亭
终 审:会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