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君之舞:当丝路风华在扇底生花
排练厅的落地镜映着暮色,雅君指尖的彩扇突然旋开——青绿色的扇面掠过眉梢时,窗外乌鲁木齐的雪光恰好漫进来,将她鬓边的银饰映得明明灭灭。这是她自录舞蹈视频的第十七个傍晚,羊
她总说自己的舞是“野路子”,可当彩扇在掌心转出第一道弧光时,任谁都能看见丝绸之路上的风沙在起舞。视频开头,她背对着镜头静立,墨色长裙拖曳如夜,忽然拧身甩扇,扇面展开的瞬间似有雪落声——那是维吾尔族赛乃姆的俏皮,又藏着汉唐乐舞的端庄,青绿色的扇面在旋转中翻出金线绣的葡萄藤,恰似大巴扎里晾晒的葡萄干在阳光下闪烁。最动人的是中段慢板,她单膝跪地,扇尖轻点地面,指尖顺着扇骨缓缓上移,每道褶皱都像在抚摸天山雪水的纹路,直到乐声陡然拔高,整个人如胡杨般挺立,彩扇连翻带出一串银铃声,那是把戈壁滩的风都揉进了舞姿里。
视频评论区总有人问:“雅君老师是专业舞团出身吧?”她却在置顶回复里晒出张旧照:十年前的自己裹着羽绒服站在红山公园,手里攥着把从大巴扎淘来的旧扇子,冻红的鼻尖上落着雪花。如今镜头扫过排练厅墙角,还堆着半人高的快递箱,里面是她给舞友们寄的扇子——杏黄色的绣着雪莲,绛紫色的缠着艾德莱斯绸,每把扇骨都刻着“乌鲁木齐·雅君”的小字。有次拍月下独舞的片段,她特意选了小区楼下的老榆树做背景,视频里扇子转出的风惊落了几片叶子,弹幕里立刻有人认出:“这是幸福路那棵三百年的老榆树吧!”
最震撼的是她编的《丝路花雨》片段。当彩扇在头顶拼出孔雀开屏的瞬间,她忽然改用哈萨克族的抖肩动作,扇面翻涌如江潮,又在收尾时以蒙古族顶碗舞的姿态定格——镜头拉近,能看见她额角的汗珠正顺着鬓边的银饰滑落,而扇面上那朵新绣的雪莲花,恰好被灯光照得透亮。评论区有位伊犁的姑娘留言:“看到您舞里的艾德莱斯绸纹,就想起我奶奶织绸子时,梭子穿过经线的声音。”
现在她的视频账号里存着上百个练舞片段:清晨在雅玛里克山巅舞扇子,雪落在扇面上结成冰晶;黄昏在大巴扎的拱门下转圈,馕坑的香气混着乐声;甚至有次下暴雨,她举着伞在巷子里跳,雨点打在伞面和扇面上的节奏,竟和手鼓的鼓点奇异地重合。有次女儿帮她剪辑视频时笑问:“妈,您这舞到底是啥路子?”她正往扇面上缝最后颗铜铃,头也不抬地说:“路子?这是咱乌鲁木齐的土路子,是把天山的雪、塔里木的风、大巴扎的吆喝都揉进扇子里的路子。”
屏幕亮起时,最新视频的播放量又涨了。画面里,她站在水磨沟公园的石桥上,身后是流淌的河水,彩扇在暮色中划出最后道弧线,恰好接住从河面上掠过的归鸟。评论区飘着各地的留言:“从上海来打卡,这舞里有咱中国舞的魂!”“我在和田支教,学生们看了视频都吵着要学扇舞。”而雅君刚回复完最后条评论,就把手机塞进练功服口袋,抓起把新到的彩扇走向排练厅——窗外的乌鲁木齐已亮起万家灯火,扇骨碰撞的轻响里,分明有丝路千年的风声,正从她的指缝间簌簌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