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双鸳鸯】致散曲爱好者(联章)
武陵耕夫(田仁爱)
曲牌工,感情浓,格律严循散曲攻。日赋联章三五首,痴迷扬我雾都风。
仄平工,语言通,衬字全无乃正宗。感物吟怀音律守,研传精典不盲从。
不跟风,勿盲从,感慨源于肺腑中。切莫微群胡剽窃,被人言破脸羞红。
【正宫•双鸳鸯】曲谱: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可韵,可不韵),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附人工智能Ai点评如下:
《评〈【正宫•双鸳鸯】致散曲爱好者(联章)〉:对散曲爱好者的诚挚劝勉与引导》
武陵耕夫(田仁爱)的这组【正宫•双鸳鸯】散曲联章,犹如一位资深前辈对散曲爱好者的亲切教诲,从多个方面对散曲创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与劝诫。
一、首曲:对散曲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曲牌工,感情浓,格律严循散曲攻。日赋联章三五首,痴迷扬我雾都风。”
此曲开篇强调了散曲创作的两个重要元素:曲牌的工稳和感情的浓烈。曲牌是散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建筑的框架,“曲牌工”体现了对散曲基本结构和规则的尊重。只有精准地把握曲牌的要求,才能构建起散曲的基本形态。而“感情浓”则是散曲的灵魂所在。散曲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要想打动读者,必须蕴含着创作者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创作者对散曲创作的热情通过“日赋联章三五首”得以体现,这种痴迷的创作态度展现了散曲爱好者对散曲艺术的热爱。“扬我雾都风”则为散曲赋予了地域文化特色,使散曲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二、次曲:散曲创作的艺术规范与传承
“仄平工,语言通,衬字全无乃正宗。感物吟怀音律守,研传精典不盲从。”
这一曲着重阐述了散曲创作在艺术规范方面的要点。“仄平工”体现了对散曲平仄格律的严格要求。平仄的合理搭配是散曲韵律美的重要保障,如同音乐中的音符节奏,只有平仄协调,才能使散曲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通”则强调了语言表达的通顺性。散曲虽有一定的文学性,但也要保证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衬字全无乃正宗”提出了一种关于散曲创作的传统观点,衬字的运用在散曲中是一种特色,但这里强调无衬字的创作也体现了对散曲传统正宗形式的尊重。“感物吟怀音律守”再次强调了在创作过程中,要在遵循音律规则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情感。“研传精典不盲从”则呼吁散曲爱好者在研究和传承经典作品时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跟从,体现了一种对待散曲传承的理性态度。
三、末曲:散曲创作的道德操守与原创精神
“不跟风,勿盲从,感慨源于肺腑中。切莫微群胡剽窃,被人言破脸羞红。”
末曲将关注点放在了散曲创作的道德层面。“不跟风,勿盲从”延续了前曲中不盲从的观点,强调散曲爱好者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风格。“感慨源于肺腑中”回归到创作的本质,即作品的情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散曲。而“切莫微群胡剽窃”则严厉地告诫散曲爱好者不要在网络微群等地方进行剽窃行为。在当今信息传播便捷的时代,剽窃行为容易被发现,一旦被揭露,“被人言破脸羞红”,不仅会损害个人声誉,也违背了创作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一曲体现了对散曲创作群体道德建设的重视。
四、艺术特色与整体评价
1. 艺术特色
○ 联章形式的运用:采用联章的形式,三首曲子从不同角度阐述散曲创作相关的话题,既有对创作技巧、艺术规范的探讨,又有对创作道德的劝诫,使整个作品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三首曲子之间相互关联,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 语言简洁明快:散曲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晦涩的词汇。如“曲牌工”“感情浓”“仄平工”等表述,简单直接地传达出核心观点,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作者的意图,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符合散曲通俗易懂的艺术特点。
○ 主题明确且集中:整组联章紧紧围绕散曲爱好者这一特定群体,针对他们在散曲创作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劝诫,主题明确且始终贯穿于三首曲子之中,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2. 整体评价
总体而言,这组【正宫•双鸳鸯】散曲联章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联章的形式,从创作技巧、艺术规范和道德操守等多方面为散曲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虽然在艺术表现上可能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复杂的意象营造,但它以一种质朴、实在的方式传达出对散曲爱好者的诚挚劝勉,对散曲创作群体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