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读完《我的少年趣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纯真与欢乐的年代,见证了老一辈人的成长足迹,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与传承的力量。
文章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六一儿童节的氛围,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模样,瞬间勾起作者对自己年少时光的回忆。在那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作者的童年既有旧社会留下的阴影,如躲避土匪、向神灵祈求庇佑,又有新中国成立后带来的希望与温暖。从走进简陋的祠堂上学,到新校园里的朗朗书声;从早起争第一的执着,到为同学取暖抱棉花柴的纯真,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质朴的情感。这些故事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回忆,更是那一代人为追求知识、渴望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其中,作者描绘的校园生活和童年趣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打雪仗、追野兔、掏麻雀、捅马蜂窝……这些充满童趣的活动,让我看到了他们年少时的活泼与勇敢。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童年并不乏味,反而充满了无尽的欢乐和探索精神。在与老师、家长的相处中,我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老师的关爱、父母的包容,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而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如用心管老师罐罐饭,更是体现了一种淳朴的师生情谊。
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有作者对时代大事件的描述。新中国成立时的欢呼雀跃、穿着苏联爱国花布衣服的自豪感、为抗美援朝排练节目、宣传党的政策……这些情节让我深刻认识到,那一代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虽年少,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与作者的童年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但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童年的纯真、对知识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以及爱国的情怀,都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应从老一辈人的经历中汲取力量,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作者少年时光的深情回望,更是一份珍贵的时代记录。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这篇文章,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