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是哪里人
打开网络媒体张三丰都是辽宁人!
所表述基本都是: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又名张邋遢。又名玄素、君实等。
#太极张三丰# @人民日报
我们一起捋一捋。
元朝1206年到1368年,一共162年,元初共54年1206年到1260年,1247年明显是在元初,张三丰出生辽宁说是1247年,与《明史》记载的张三丰是元末明初定位相互矛盾。
成书于1431年的武当山《太岳太和山志》明确记载张三丰1368年初入武当山,1390年离开。
按成书于1739年《明史》、《明史·方伎传》和成书于1537年《辽东志》、成书于清朝1723年汪锡龄的《三丰先生本传》记载推算张三丰生于1247年计算,1368年张三丰初入武当山时121岁,1390年离开时143岁。
《明史》、《明史·方伎传》、《三丰先生本传》及《中国武学史》和《辽东志》,结合张三丰诗词记载推算张三丰1247年出生,得出张三丰67岁入武当,也就是1314年初入武当山,另一说法77岁入武当,也就是1324年,两者都与武当山《太岳太和山志》记载的1368年初入武当山完全矛盾。
关于张三丰的记载《太岳太和山志》是最权威可信的。
1739年《明史》、《明史·方伎传》、1723年《三丰先生本传》、1537年《辽东志》及《中国武学史》关于张三丰的记载,与成书于1488年的《辽东志》(没有张三丰的只言片语记载)、成书于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载:"张三丰不知何许人”?)、成书于1579年的明《万姓统谱》(载:"张三丰不知何许人”?)相比较截然不同。不知为何1739年《明史》、《明史·方伎传》、1723年《三丰先生本传》、1537年《辽东志》及《中国武学史》记载却变成张三丰是辽宁人。
《大明一统志》载:"………寒暑惟一箸笠………”。戴斗笠穿蓑衣都是南方特有的民间习俗,与北方所在的辽宁没有任何关联。1739年始纂修的《明史》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寒暑惟一衲一蓑,……。”不知为何保留了张三丰身着蓑衣这一独属南方习俗的特性。
成书于1537年的明嘉靖《辽东志》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云张仲安第五子………”。张仲安第五子”是独特提法,张仲安又是何许人呢?元初刘祁(1203年一1250年)《归潜记》载"张翰林仲安,字晉臣,燕山人。贞佑六年词赋魁也。为人谦谨有礼法,时辈称焉为文亦平暢得体,尤工词赋自居太学有声,入翰林为应,奉秩未滿卒,士论皆惜之"。张仲安是燕山人[今北京],并非辽宁懿州人。然而1537年的《辽东志》却是张三丰出生辽宁说最有力的史记文献。
2024/2025两年武当山一部分弟子在农历4月初9给张三丰过诞辰日,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否定了武当山初始一直延续至今的农历7月26日张三丰诞辰日,否定了最权威的师承世代相传,反而肯定了《明史》、《明史·方伎传》、《三丰先生本传》、成书于1537年《辽东志》及《中国武学史》有关张三丰的记载,推论得出的张三丰诞辰日1247年农历4月初9。不知何为!
难道清朝史官比明朝史官更权威?史官比武当山内部传承更权威?
与君共寻真!!!
我们试着再深入的探寻张三丰史记文献:
成书于1488年的《辽东志》没有张三丰的只言片语记载,而成书于1537年的《辽东志》(辽阳志)却简略提及:“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成书于清朝1723年汪锡龄的《三丰先生本传》其张三丰的出生信息来自1537年的《辽东志》、张三丰诗词、《玄要篇·自序》。《玄要篇·自序》如是记载:……“延佑间,幸天憐我。初入終南,得遇火龍先生,詢是圖南高弟。”但并未提及出生时间与出生地。而是入终南山时间,并非入武当山时间。张三丰《上天梯》如是记载:“大元飘远客……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冲举乘仙鹤……流年驹过隙,翘首终南山,对天三叹息。天降火龙师……”《上天梯》是汪锡龄认定张三丰出生辽宁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张三丰也只是自序离开家乡是老婆正值中年时,之后终南山遇陈抟高徒火龙真人,与《玄要篇·自序》相对应,并没有提及哪人和出生时间。其《上天梯》“……冲举乘仙鹤……”,冲字不知是否是张三丰本名“子冲”简称的自我表述。
清朝时期人汪锡龄的《三丰先生本传》现在成为辽宁出生说的主要佐证,其内容依托张三丰诗词、《玄要篇·自序》、《辽东志》,更多的是出自他本人自叙。
更晚的《张三丰全集》是在1537年《辽东志》、1723年汪锡龄《三丰先生本传》、1739年《明史》、《明史·方伎传》的基础上撰写的,这里不作引用。
我们期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