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生趣 音弦含情 —— 评远方先生作品集
作者/田彬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洪流中,文学艺术领域不断涌现出风格各异的作者与作品。
近日,受远方先生之托,得以品读其即将结集出版的作品,实乃幸事。初见远方先生,其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谈吐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份对文学艺术的热忱与执着,更是溢于言表,令人动容,也正因如此,笔者欣然应允,愿以拙见为其作品作评。远方先生的作品集。大致可分为文学与音乐两大板块:文学类作品以小小说、小品文为主,笔触灵动;音乐类作品则聚焦于歌词创作,韵律悠扬。两大板块相互辉映,共同勾勒出远方先生丰富的创作世界与独特的艺术视角。先观其文学类作品,很引人瞩目的是其短小精悍的特质。每篇作品,短则寥寥几百字,恰似清晨枝头一滴晶莹的露珠,虽小却凝聚着自然的灵气;长也不过两千字,宛如一幅精致的工笔小品,在有限的篇幅内绘尽世间百态。当下,现代生活节奏如奔涌不息的激流,人们步履匆匆,被时间的缰绳驱赶着前行。长篇累牍的鸿篇巨制固然有着深厚的底蕴与磅礴的气势,但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却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攀登起来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远方先生的这些短小作品,恰似一份份精致的小快餐,能让人们在茶余饭后的片刻闲暇,或是通勤路上的零散时光,信手拈来,轻松品读。它们无需人们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只需片刻的沉浸,便能带读者走进一个个精彩的生活空间,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心灵的慰藉,这种恰到好处的篇幅设计,完美契合了当代人的阅读需求与生活节奏。除了精妙的篇幅构思,远方先生的文风亦独具魅力。其文字质朴无华,近乎口语化的表达,亲切自然,仿若老友在耳畔娓娓道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文中频繁出现的方言、谚语与格言,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字的锦缎之上,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这些源自民间、流传于百姓口中的语言瑰宝,经过作者巧妙的运用,变得生动鲜活、具体可感。当作者描写生活场景时,笔下的文字仿佛拥有了生命,能将读者瞬间带入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就像从松软的土地里挖出一朵野花,根须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那份真实与鲜活,仿佛能让人嗅到泥土的芬芳,触摸到花瓣的柔软,看到露珠折射出的五彩光芒。这种朴实而逼真的文风,让作品褪去了华丽辞藻的雕琢,以最本真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却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透过这些朴实无华的小文章,我们不难窥见远方先生明确的创作意图 —— 为生活增添情趣,为读者带来欢乐。作品中,趣闻轶事俯拾皆是,作者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谐音,编织出一个个令人捧腹大笑的误会与笑话。语言,因地域的差异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面貌,不同地区人们发音的不同,恰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宝库。在他的笔下,来自南方的黄先生与热情好客的北方人之间,因 “风口” 与 “疯狗” 发音相近而产生的误会,让人忍俊不禁。这一情节的设置,既展现了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趣味碰撞,又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生活中的琐碎与平凡,在作者的妙笔之下,都化作了令人会心一笑的欢乐源泉,让读者在忙碌疲惫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轻松与愉悦,为心灵拂去尘埃,注入温暖与阳光。而远方先生的作品更具深意的,是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与有力批判。在他的小小说与小故事中,夸张与讽刺的艺术手法如同一把犀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社会肌体上的种种病灶。那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丑陋行为以及不文雅的举止,在他的笔下被放大、变形,以荒诞却真实的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以那个醉汉的故事为例,喝了一斤多酒的醉汉归家后,尚未踏入家门,便在院中呕吐不止,秽物狼藉,最终醉倒在地沉沉睡去。恰好他家的大猪吞食了他的呕吐脏物,也和他并排沉睡在地上。这看似荒诞的场景,实则是对现实中某些不良饮酒风气以及部分人缺乏自律和公德意识淡薄现象的辛辣讽刺。作者通过对醉汉行为的夸张描写,将这一现象的丑陋与不堪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在捧腹大笑之余,也唤醒人们的良知,引发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反思。远方先生的讽刺之作,从不流于表面的谩骂与指责,而是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将批判的锋芒隐藏在轻松的文字背后。他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捕捉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不良现象,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与人物刻画,将这些现象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对某些人爱慕虚荣、弄虚作假的批判,还是对社会上冷漠自私、麻木不仁行为的嘲讽,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在细细品读这些作品后,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创作不足。从体裁来看,小说创作往往需要具备几个关键元素,而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稍有欠缺。其一,小说需要有较为完整且集中的故事情节,但文中部分作品存在与主体关联不大的情节,这些旁枝末节,导致情节不够紧凑集中。其二,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任务,即便篇幅短小,也需要赋予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可在这部分小小说里,人物形象的立体感稍显不足,未能充分展现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更为关键的是,文学作品都应具备明确深刻的主体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思想 ,作品在这方面表现较弱,主题挖掘不够深入,观点模糊,甚至存在一些思想意义消极、流于庸俗的内容,这无疑影响了作品的整体价值与感染力。同时,语言表达也有待打磨,简洁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但文中许多叙事段落语言拖沓啰嗦,冗余内容较多,与主体关联性不强,极大削弱了文字的表现力。若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相信作品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在歌词的创作中,远方先生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与细腻心思融入其中,使其既具备音乐的韵律之美,又不失文学的诗意与内涵。歌词的语言简洁凝练,却又意味深长,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的雕琢与打磨,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旋律与文字的完美融合,让这些歌词在脱离音乐的伴奏时,依然能够独立成章,以文字的魅力打动读者;而当它们与旋律相遇时,则如鱼得水,相互辉映,迸发出更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带领听众走进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音乐世界。无论是文学作品中对生活情趣的捕捉与展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还是歌词创作中对情感世界的挖掘与表达,远方先生的作品都始终贯穿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美好瞬间、趣味故事以及社会问题;以细腻的情感,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融入作品之中。在他的笔下,文学与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艺术形式,而是成为了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情感载体,能够让每一个读者与听众在其中找到共鸣,获得心灵的触动与慰藉。以《走进你的心房》这首爱情歌曲为例,其以四季更迭为脉络,将爱情的甜蜜与期许娓娓道来,整体洋溢着浪漫氛围。歌词围绕 “走进你的心房” 这一核心,生动展现了恋人相伴走过四季的场景,通过春天的秋千、夏天的凉风、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暖阳等意象,把爱情融入自然,既体现了爱情的浪漫诗意,也暗含着两人相伴的长久承诺。结尾 “最美的新娘,最幸福的新郎” 直接点明对婚姻的憧憬,传递出对爱情的热切期盼,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极易引起听众对美好爱情的共鸣。
在艺术手法上,该歌词运用意象营造意境,四季元素选择贴切,赋予每个季节不同情感色彩,使爱情具象化。同时,“晃荡的秋千”“飞舞的叶子” 等动态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与感染力。结构上,采用段落式重复递进,每段以 “走进你的心房” 起兴,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节奏流畅、朗朗上口,便于传唱。不过,这首歌词仍有提升空间。在细节方面,“画了个圆圆的月亮” 若改成 “月境”,意象表达会更形象;部分语句如 “只要有你的地方,四季都会鸟语花香” 稍显直白,或许可尝试用更具诗意的表达,让歌词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进一步升华 。另一首《农民大哥》同样值得品味。这首歌词以 “农民大哥” 为核心,聚焦农民群体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热情歌颂农民对粮食生产、国家繁荣所作出的贡献。其主题正确积极,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歌词通过完整呈现农民从春到冬的农事周期,凸显出农民在保障民生、推动社会稳定发展中起到的基石作用,让听众深切体会到 “粒粒皆辛苦” 背后的艰辛付出,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民群体的尊重与感恩。在情感表达上,这首歌词真诚朴实,字里行间饱含这对农民的敬意与感激。例如 “你们累弯了自己的脊梁,寒暑风雨撕碎了你们的衣裳”,以直白且生动的表述,勾勒出农民劳作的艰苦画面,质朴的语言直击人心,将对农民的赞颂之情毫无保留地传递了出来。这种对农民的歌颂赞美之情,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结尾 因为有了你们无私的付出,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更是将情感升华到国家层面,使歌曲的情感内涵更加厚重丰富。歌词结构规整,前两段主歌分别细致描写农民四季劳作的具体场景与艰辛付出,从春播时的每一粒种子,到冬日里的粮食收藏,层层递进,为情感抒发做足铺垫。副歌部分以 “勤劳的农民大哥” 领起,反复咏叹,强化对农民群体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层次分明,朗朗上口,便于传唱。不过,歌词在段落过渡上稍显生硬,若能在主歌与副歌之间增添自然衔接的语句,整体连贯性会更出色。语言风格质朴贴近生活,“勤劳的大手”“苦涩的汗水”“希望的田野” 等表述通俗易懂且画面感十足。歌词巧妙运用 “壤、阳、忙、藏、长、粮、粱、裳、香” 等字押韵,韵律感极强。但部分表达过于口语化,如 “才有了我们满桌的饭菜飘香”,表述稍显空泛,若改用更书面优美、精准凝练的语言,能进一步提升歌词质感。此外,这首歌词延续传统叙事抒情方式,整体中规中矩。若能引入新颖意象,或从独特视角切入,比如融入现代农业新面貌、农民新思想,展现他们面临的新挑战,或是通过今昔对比,或许能赋予作品更多新意与时代感。 总之,《农民大哥》情感真挚、主题积极,生动展现农民的勤劳奉献,具备一定感染力与传播价值,若在细节处精心打磨,艺术表现力将更上一层楼。远方先生的作品集,是他多年来在文学艺术道路上辛勤耕耘的结晶。这些作品,或许没有宏大的叙事架构,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却以其独特的魅力与真挚的情感,展现出了艺术最本真的模样。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这样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为人们带来了宁静与美好;又如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相信远方先生的这本作品集,定能在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为更多的人带来欢乐、温暖与感动,也期待他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继续怀揣着这份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
本文作者系: 国家一级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