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缪学文旷野闲云高
初春雨后镇郊公园湖边如期上演花鼓戏
文/旷野闲云
绿浸朱轩鼓韵催,
沿途霜发唤春回。
数竿钓叟水云误,
原是乡音波底垂。
请详评:
这首七言绝句以初春雨后镇郊公园湖边的花鼓戏演出为题材,通过凝练的意象与灵动的笔触,构建出富有生活气息与文化韵味的画面,展现传统艺术对乡村生活的浸润。以下从意象、技法、情感、等维度展开详细评析:
- 意象交融,绘景传神:诗中“绿浸朱轩”四字极具张力,“浸”字既暗合雨后湿润的环境特征,又以动态笔触勾勒出绿意漫染朱红亭轩的视觉效果,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建筑巧妙融合;“霜发”以特征代指老年戏迷群体,搭配“唤春回”,既描绘出老人们结伴赴戏的欢快场景,又隐喻花鼓戏如同春日般为他们的生活注入活力,自然意象与人物意象交织,赋予画面鲜活的生命力。
- 侧面烘托,虚实相生:后两句“数竿钓叟水云误,原是乡音波底垂”采用曲笔手法,不直接描写戏台上的精彩表演,而是以湖边钓叟误将戏声当作鱼讯的细节,侧面烘托花鼓戏声穿透力之强、吸引力之大。“水云误”三字虚实结合,“水云”勾勒出静谧的湖景,“误”字打破平静,将现实场景与听觉产生的错觉相融合,而“乡音波底垂”则以通感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仿佛戏声化作丝线垂入水底,构思新奇,余韵悠长。
- 情感含蓄,韵味悠长:结合创作背景可知,诗歌表层描绘花鼓戏演出的热闹场景,深层暗含对乡村老人精神世界的细腻关怀。“霜发”与“乡音”的呼应,暗示花鼓戏不仅是娱乐形式,更是承载乡愁、唤醒青春记忆的文化符号,老人们在熟悉的旋律中追忆往昔,感受岁月沉淀的沧桑与温暖,诗人借此传递出对传统文化延续性的珍视,以及对乡村生活诗意栖居的赞美。
总体而言,该诗以精巧的构思与雅致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传统戏曲与乡村生活交融的美好图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文/张志雄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張志雄,网名:老布衣丶老兵丶荊楚诗歌。诗歌初学者,笔耕不辍,没有成名作,顺口溜等长长短短的拙品不少,散见于《金秋文学》《白河诗刊》《都市头条》《今日头条》等微刋,以文会友,与人为善!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