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成都旅行记
文/陈金有
图/陈金有 牟文美
一:启程与初印象
2025年4月12日,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与老友白林海老师一同踏上了前往“天府之国”成都的旅程。出发前,我特意将旅行计划告知了女儿,她得知我与白老师结伴同行,十分支持,还为我们预订了机票,安排好了酒店。女儿的这份心意,让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成都,素有“蓉城”之称,是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这里吸引了众多成功人士前来旅游、创业与定居,其中不乏我昔日熟悉之人。然而,我和白老师此前从未涉足此地,对成都相当陌生。但我们的忘年交牟文美老师和段峙钊书记已在此生活多年。据我多方了解,牟老师及其夫人陈凤鸣女士,以豁达包容、热情大度、细心周到且团结和谐的待人态度,将他们的家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清泉之家”。

只要知晓石总场一分场的人途经成都,他们都会全心全意地照料与接待。近些年来,因成都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捷,生活及各方面条件相较于新疆更为优越,故而我们石总场教育系统的许多同仁纷纷选择在此定居,安享晚年。牟老师更是将他们组织起来,时常开展聚餐、游览、唱歌、跳舞等活动,让这些远离新疆的老朋友们,在西南异乡也能拥有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尽享晚年之乐。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将成都列为旅游的首选之地。旅游计划确定后,我即刻把这一消息告知牟老师,并在他们小区附近的锦城酒店预订了房间。

抵达成都的那一刻,我便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成都不仅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三国时期,刘备和诸葛亮在此经营多年,历经1800多年的岁月沉淀,造就了众多供游人观赏的文物古迹与名胜景区,如“杜甫草堂”“武侯祠”“宽窄巷子”“青城山”“熊猫基地”“九寨沟”“都江堰”等,这些皆是国人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
二:城中漫游与相遇
4月13日,在牟老师和段书记的推荐与引导下,我们首先游览了成都东安湖公园。据介绍,该公园占地面积达5061亩,仅水面面积就有1634亩,2023年的大学生运动会便是在此举办。随后,我们又依次游览了“龙泉山”“文化公园”“人民公园”等景点。来到成都,若不观赏大熊猫,无疑是人生一大憾事。大熊猫憨态可掬的神情与活泼可爱的姿态,时刻触动着我们的感官。

4月14日晨,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熊猫基地。我们从基地西门进入,段书记从南门进入,然而两个小时过去,我们仍未碰面,由此可见熊猫基地面积之广阔。从简介得知,基地建在一个3570亩的洼地上,260余只熊猫分布于如此偌大的区域,游客若想观赏到每一只熊猫,着实需要费些脚力。在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据路边指示牌和手机导航系统,终于隔着玻璃见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由于我们入园较早,天气凉爽,熊猫们正在棚舍外活动,若晚来半小时,气温升高、太阳出来后,它们便会躲进圈棚乘凉。近三个小时后,我们与段书记在熊猫幼仔繁育基地会合。

此处聚集了众多游客,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与段书记久别重逢,我们心潮澎湃,几年未见,彼此都有着依依不舍之情。之后,我们一同游览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参观了文化公园和人民公园。游览过程中,牟老师和段书记边走边为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历史背景与基本情况。在游览最能体现成都旧城风貌的“宽窄巷子”时,我们竟意外偶遇总场学校的梅世银和李继生两位老师,这种不期而遇带来的久别重逢之喜,让我们倍感欣喜。

4月16日,在牟老师夫妇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一分场乡亲”大聚会。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都与“一连”“二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有的是阔别多年的同事、朋友,有的是相见恨晚、久未谋面的同学、发小,像段峙钊、李静夫妇,张国学夫妇,于伯胜、曹允霞夫妇,黄乘良、王春英夫妇,周江玉等。这些朋友虽如今定居成都,但住址分散,相距甚远,若无特殊情况,很难相聚。当天中午,牟老师以“接风洗尘”之名,将老友们召集在一起,大家推心置腹,相谈甚欢,那种情深意切、难舍难分的情感,令人难以忘怀。聚餐结束后,于校长还特意制作了短视频《北泉镇连队老乡汇聚成都》,不到一周,网上点击量便达到20127次。

“九寨沟”作为闻名遐迩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是每个国人向往的5A级旅游胜地。来到成都旅游,若能前往“九寨沟”,对游客而言是十分幸运之事。因此,4月17日,我们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九寨·黄龙三日游”旅行团。在新疆,我们常见的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且公路宽阔笔直的地形地貌。然而,当第二天乘坐旅游大巴行驶在川西北狭窄的公路上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蜿蜒曲折、复杂狭窄的山路,隧洞接连不断。向右望去是高山崖柏,向左看去是绝壁陡坡,流量不大的岷江水在山谷间缓缓流淌。在300-400米宽的山谷中,民宿与耕地星罗棋布,5·12大地震的遗迹在路两边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地形地貌,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经过近8个小时的颠簸,下午6点多,我们终于抵达“九寨沟”。由于“九寨沟”隶属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入住宾馆的老板按照藏族习俗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并向每位游客敬献了“哈达”。第二天清晨8点,我们便早早进入景区。四川的景点对六十岁以上老人均有优惠政策,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我们来的这个季节虽并非“九寨沟”的最佳旅游旺季,但慕名而来的游客依然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排成长龙的区间车在各景点间穿梭不停。“九寨沟”果然名不虚传,宛如人间仙境,蓝天白云、墨绿色的森林、114个大小形态各异的海子,以及一泻千里、娟秀如丝的瀑布,共同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能置身其中,我们深感不虚此行,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视觉上,都心满意足,如愿以偿。
三:盛景与感悟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彰显了古代中国人的治水智慧,承载着无数国人的梦想。怀着一睹为快的心情,我于4月22日报团前往游览。通过现场观摩与导游讲解,我从内心深处对两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钦佩不已。他们在古时仅凭体力劳动建造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为成都平原的供水系统发挥着重大作用,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伟大创举。

得知我们4月24日即将登上返疆列车,牟老师夫妇和段书记夫妇特意举办了一场充满深情厚意的送别宴,并邀请了原石总场六中书记、现也定居成都的李英勋夫妇。老友相见,眼神温柔,亲密无间,大家互诉衷肠,难舍难分。

在前往成都旅游前,我曾以为成都作为西南大城市,所有饭店和小吃可能以米饭和麻辣为主,物价也会很高。但现实却给了我满意的答案。旅行过程中,无论是旅游景区,还是繁华的春熙路步行街附近,特色小吃店和经营面点的饭馆随处可见,应有尽有。牛肉面、小笼包、米粉店比比皆是,吃辣与否可随个人意愿。一笼6个的小笼包售价8元,一个鸡蛋2元,豆浆、稀饭之类一碗2-3元。牛肉面和米粉按两计价,一两12元,二两14元,三两16元,份量相当于石河子的小、中、大碗。

我在“都江堰”游览结束后,在出口处的清真小吃店点了一碗一两的汤饺,12个饺子售价12元。此外,4月16日新老朋友聚餐时,大家品尝的菜肴具有四川射洪地方特色,色香味俱全,朋友们对饭菜质量赞不绝口。结账时,两桌14人采用AA制,每人仅平摊36元,这价格比石河子似乎还便宜,毕竟这里是四川省首府成都,怪不得吸引了众多新疆人前来定居。
如今论身处何地,交通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此次成都之旅,给我感触最深、体验最直接的便是成都的交通系统。成都地域广阔,面积达14335平方公里,人口多达2147.4万,地铁线如蜘蛛网般密布全市各个区域。目前已开通15条线路,每条线路从起点到终点运行1.5-2小时,站与站之间运行3分钟,站点停靠1分钟。据牟老师介绍,还有三条待建线路将于今年下半年通车。很难想象,若没有如此庞大密集的地铁交通网,2147.4万人的成都市,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公务用车等一同涌上街道,将会是怎样车水马龙、寸步难行的尴尬局面。因此,地铁在成都交通运行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成都旅行的十几天里,我从未发现市区有堵车现象。我亲眼看到,每天早晨9点前后和下午6点前后是市民上下班高峰期,此时乘坐地铁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而错过这两个时段,上车便有空座位。通过这十几天的旅行,在牟老师的操作指导下,我学会了在地铁自动售票机上买票。真是受益匪浅!
旅行前,我一直疑惑为何那么多新疆人不在工作地养老,却选择奔赴几千里外的成都。通过此次旅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树挪死,人挪活。从居住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生活条件、绿化率、物价指数等多方面评估,成都确实是一个值得留恋、对新疆老年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好地方。牟老师和段书记等朋友们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在成都的这些日子,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热情好客的朋友。每一次相聚,都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与友情;每一次游览,都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成都,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用它的包容与热情,接纳了来自远方的我们。

当我踏上返程的列车,心中充满了不舍。我知道,这次旅行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成都,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会带着满满的回忆,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
感谢你们的一路陪同和相伴
朋友再见,成都再见
精彩瞬间




















七律·成都别友
文/戴恭义
锦城携手共徜徉,
美食香飘醉客肠。
宽窄巷中寻古韵,
锦江边上觅春光。
周全伴我情深厚,
笑语盈怀意更长。
别绪今朝难自抑,
何时重聚话西窗。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陈金有 牟文美
编 审: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