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成都旅行三部曲
第二部
城中漫游与相遇
图·文/陈金有
4月13日,在牟老师和段书记的推荐与引导下,我们首先游览了成都东安湖公园。据介绍,该公园占地面积达5061亩,仅水面面积就有1634亩,2023年的大学生运动会便是在此举办。随后,我们又依次游览了“龙泉山”“文化公园”“人民公园”等景点。来到成都,若不观赏大熊猫,无疑是人生一大憾事。大熊猫憨态可掬的神情与活泼可爱的姿态,时刻触动着我们的感官。4月14日清晨,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熊猫基地。我们从基地西门进入,段书记从南门进入,然而两个小时过去,我们仍未碰面,由此可见熊猫基地面积之广阔。从简介得知,基地建在一个3570亩的洼地上,260余只熊猫分布于如此偌大的区域,游客若想观赏到每一只熊猫,着实需要费些脚力。
在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据路边指示牌和手机导航系统,终于隔着玻璃见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由于我们入园较早,天气凉爽,熊猫们正在棚舍外活动,若晚来半小时,气温升高、太阳出来后,它们便会躲进圈棚乘凉。近三个小时后,我们与段书记在熊猫幼仔繁育基地会合。此处聚集了众多游客,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与段书记久别重逢,我们心潮澎湃,几年未见,彼此都有着依依不舍之情。之后,我们一同游览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参观了文化公园和人民公园。游览过程中,牟老师和段书记边走边为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历史背景与基本情况。在游览最能体现成都旧城风貌的“宽窄巷子”时,我们竟意外偶遇总场学校的梅世银和李继生两位老师,这种不期而遇带来的久别重逢之喜,让我们倍感欣喜。
4月16日,在牟老师夫妇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一分场乡亲”大聚会。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都与“一连”“二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有的是阔别多年的同事、朋友,有的是相见恨晚、久未谋面的同学、发小,像段峙钊、李静夫妇,张国学夫妇,于伯胜、曹允霞夫妇,黄乘良、王春英夫妇,周江玉等。这些朋友虽如今定居成都,但住址分散,相距甚远,若无特殊情况,很难相聚。当天中午,牟老师以“接风洗尘”之名,将老友们召集在一起,大家推心置腹,相谈甚欢,那种情深意切、难舍难分的情感,令人难以忘怀。聚餐结束后,于校长还特意制作了短视频《北泉镇连队老乡汇聚成都》,不到一周,网上点击量便达到20127次。
“九寨沟”作为闻名遐迩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是每个国人向往的5A级旅游胜地。来到成都旅游,若能前往“九寨沟”,对游客而言是十分幸运之事。因此,4月17日,我们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九寨·黄龙三日游”旅行团。在新疆,我们常见的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且公路宽阔笔直的地形地貌。然而,当第二天乘坐旅游大巴行驶在川西北狭窄的公路上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蜿蜒曲折、复杂狭窄的山路,隧洞接连不断。向右望去是高山崖柏,向左看去是绝壁陡坡,流量不大的岷江水在山谷间缓缓流淌。在300-400米宽的山谷中,民宿与耕地星罗棋布,5·12大地震的遗迹在路两边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地形地貌,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经过近8个半小时的颠簸,下午6点多,我们终于抵达“九寨沟”。由于“九寨沟”隶属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入住宾馆的老板按照藏族习俗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并向每位游客敬献了“哈达”。第二天清晨8点,我们便早早进入景区。四川的景点对六十岁以上老人均有优惠政策,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我们来的这个季节虽并非“九寨沟”的最佳旅游旺季,但慕名而来的游客依然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排成长龙的区间车在各景点间穿梭不停。“九寨沟”果然名不虚传,宛如人间仙境,蓝天白云、墨绿色的森林、114个大小形态各异的海子,以及一泻千里、娟秀如丝的瀑布,共同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能置身其中,我们深感不虚此行,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视觉上,都心满意足,如愿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