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贾村镇原党委委员、贾村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新阳盛赞《乡魂》
●吴万哲(陕西宝鸡)
转自公众号:西府新传奇
张新阳是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贾村村人,2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贾村村是贾村镇一个大村,加上镇机关共有6000多人口,抵得上山区县一个乡镇。他高中文化,当过民办教师,后担任村干部,曾任村党支部书记21年,任贾村镇党委委员15年,工作优秀,成绩突出,多次被评各级各类先进,全国、省市媒体多次报道。被评为全省“抗震标兵”后,陕西省电视台曾为他拍摄半个小时专题片。他曾4次入陕西农林科技大学、中央在贵州省举办的农村书记培训班学习,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高,认知事物能力强。
他在电话中说,我把你写的《乡魂1》书前后看了三遍,也看了你写的《乡魂2》一些文章,越看感觉你写得越好,越看越爱看。他说他也读过一些别人写人的文章,有的光喊了干口号,没写出人的干的事,没人物形象,看了不知说的啥。有的吹得太厉害,好像神人一般,让知道内情的人看了文章就发笑。宣传具有两面性,弄不好会起反作用,你把这个尺度把握得好,让人看后感觉很亲切,很真实,很可信。许多人没有看到书写《乡魂》的深远意义,这是第一次将贾村地域文化由民间口头传承,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其意义十分重大,她像一坛老酒一样,珍藏时间愈长意义将愈加重大。
他还说,《乡魂1》偏重教育,写了许多默默无闻、吃了一辈子粉笔沫的教师,要不是你,他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一辈子谁知道?他说他父亲也是个老教师,辛苦工作一辈子。还说那个时代的教师确实是“红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举例说,一次他去六川河给村上办事,遇到一个人,得知他是贾村人,便说出他父亲的名字问,这个人你知道不?他说你有啥事?对方说,那人是个教师,人确实好得很,在他中学教书时,他儿子死活不上学了,张老师便多次跑到家里家访,说:你无论任何得坚持把初中上完,拿上初中毕业证,要不走上社会怎么办?最后张老师拧拧娃的耳朵,又铺落铺落娃的头,恩威并施,连说连哄,硬将儿子叫到学校坚持读完了初中。儿子后来当了兵,在部队一下懂事了,刻苦训练,发奋工作,一直由普通战士干到团级。儿子到现在还感激说:要不是张老师,就不会有他的今天。他曾多次打问,想感谢一下张老师,却一直没有打问到。张新阳说,那人就是他父亲,不过早去世了。村人听后很是激动,把他请到家里吃饭,还摘了好多花椒、苹果让他带上,说是全当感谢张老师了!
他还鼓励我,只要身体允许,就好好写,多宣传基层普通人物,对社会发展有好处。
《乡魂1》出版后听到太多的评价,久了我就麻木了,不再关注,可得到一个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如此高的评价,不能不引起我的重视,遂记之,以鼓励自己,将采写《乡魂2》的事做得更好。
吴万哲,陕西麟游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一级编剧、高级政工师职称。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当过教师,从过政,做过企业政工,办过杂志。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主编纪实文学《奔梦》《人间正道谱春秋》《风韵》、散文集《硕果满枝》等。编剧拍摄电影《秦火》《吕建江》等5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30余部,栏目剧100余个。报告文学、散文等若干。出版著作有27万字纪实文学《西府奇人》和30万字《乡魂——贾村教育40年纪事》。电影《秦火》《吕建江》、报告文学《燃烧到最后》,散文《难忘的跪拜礼》,微电影《墨宝》《万家酣梦》《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喜剧小品《灭鼠》《山妹》等50余次在国际、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秦岭文艺奖”。近年有独创优秀人物宣传品牌“西府奇人”,被誉为“宝鸡文化新现象”。电话、微信:15891078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