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逐梦育新人一一中滩里中心校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文/王腊梅
近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文安县滩里镇文教室领导、中滩里中心校党员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踏上了一段别具意义的旅程——参观德育教育基地滩里镇民俗收藏馆。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祖辈们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智慧,从而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参观过程中,“磨”成为最受关注的传统工具之一。它不仅是加工粗粮的重要器具,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同学们亲自尝试操作石磨,将玉米颗粒慢慢研磨成粉末。虽然过程辛苦,但大家纷纷表示从中体会到爷爷奶奶辈人生活的不易,并学会了感恩与珍惜。
此外,校外辅导员张武进老师还详细介绍了碾子的工作原理:通过驴拉或人力驱动旋转,利用上下两片石盘之间的摩擦力将谷物碾碎。这一简单而高效的机械设计,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生们通过使用石磨加工粗粮和其它古老工具等,重点体验了农耕文化,尽管身体疲惫,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深刻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活动现场,校外辅导员何万志老师轻轻捧起一把历经岁月沉淀的水稻,目光中满是深情:"同学们看,这把稻穗来自1964年,是当年村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晶,至今仍保留着泥土的芬芳。"
随即,何老师缓缓展开那段难忘的历史画卷。1963年特大洪水退去后,文安大地满目疮痍,退水洼地上一片泥泞。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屈的文安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挽起裤腿,赤脚踩进冰冷的泥水中,一株株育秧插秧,用勤劳的双手在荒芜中播种希望。经过数月的艰苦奋战,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终于迎来了金灿灿的丰收。这把承载着奋斗记忆的稻穗,如同穿越时空的历史信使,诉说着先辈们战天斗地的豪情与智慧。听着这动人的故事,学生们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敬意,纷纷表示要传承这份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在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何老师深情讲述了本镇现役军人尹铂杰的奋斗故事。2014年,尹铂杰怀着赤子之心投身军营,如今已成长为海军训练团飞行二大队中队长,佩戴海军少校军衔守护海空。十载军旅生涯中,他将"保家卫国"四字镌刻于心,在海天之间书写忠诚答卷。
训练场上,尹铂杰始终以最高标准锤炼技艺,越是高难度飞行科目越敢啃"硬骨头"。凭借这份执着与热爱,他赢得"海空猎手"的美誉,并在2024年度战备训练中脱颖而出,荣立个人三等功。每一次云端翱翔、每一次精准操作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苦付出与自我超越。
何老师的讲述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少先队员们心中的崇敬之情。尹铂杰用青春热血诠释的责任担当,化作指引孩子们前行的璀璨星光。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事迹,让保家卫国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力量,激励着少年们以奋斗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此次活动通过触摸历史、聆听榜样,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织碰撞,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精神力量。鲜活的实践教育,正引导着新一代学子在传承中奋进,在榜样激励中书写青春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