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散文《我亲爱的老伴苏桂英》作者Ⅱ高新文
少来夫妻老来伴,我亲爰的老伴苏桂英,她74岁,我73岁,我俩都岀生在洮南市东升乡兴泉村,家住邻居,从小学到初中,又是同班同学,70年初中毕业后,她到白城师范洮南分校读书,我到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读书。
学习毕业后,她到洮南市东升中心校任教,我到白城地区农机局工作,1977年我俩步入婚姻殿堂,结婚没有嫁妆,没有财礼,没办婚礼,婚后她调到白城地区农机公司工作,后到洮北区农业监理站,大安市财政局农发办和白城市财政局农发办工作到退休。
我先后在白城地区农机局、农业局,大安市政府和大安市委工作。
我和老伴苏桂英可谓青梅竹马,我俩结婚,不少人都很羡慕,说她找了个好老公,实际并非如此。我俩结婚,她不但没享啥福,还遭了不少罪。
我俩婚后先后生了一儿一女,那时我俩都在白城工作,为了不让我分心,全身心的做好单位工作,她在做好单位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全部家务,她骑二八自行车前梁驮儿子,后背背女儿,接送孩子上下学,一日三餐,洗衣做饭,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天都累的精疲力尽。我到大安工作后,她更忙更累了,为支持我做好工作,连我的裤头都是她洗,鞋油都是她打。她爱干净,不论在哪,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她教子有方,教育儿女不准利用我的影响办私事,一心一意学习好、工作好,儿子、儿媳、女儿、外孙女都成长为国家干部,只有孙子正在读大学。
她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接受任何人不该接受的礼品或礼金,从不利用我的影响办私事。一次她去长春看儿子,恰巧在火车上碰见大安老乡,这位老乡很有风趣地说:这不是大安第一夫人吗?坐啥车没有,咋坐火车?我老伴回应她:我去长春看儿子是私事,咋能公车私用呢?此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安被传为佳话。
我一个农民的儿子,能成为副厅级干部,在职时为大安和白城经济社区发展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取得点滴成绩,与我老伴支持是分不开的,她功不可没。
退休后,她喜欢唱歌,会识谱,还买了音响等设备,几乎天天唱,会唱一百多首红歌、K歌和京剧等等。退休后,她对我的关照更是无微不致,因身体原因,一年我俩同时住到吉大一院,她住三楼心内科,我住八楼干部疗区,一日三餐都是她为我到一楼食堂打饭送饭。
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桂英:你辛苦啦!如果人生真有来世,我还娶你为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