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标签
首页
\
文化
\ 《九州风雅颂》探访“中国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村
《九州风雅颂》探访“中国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村
精华
热点
25-05-06 12:04
367
阅读
关注
探访“中国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村
凡夫
你也许知道老班章村
,
也喝过老班章茶
。
但或许也和 我一样并不详知其茶与茅台酒类同
,“
茶以村命名
,
村因茶 驰名
,
民因茶富庶
”。
今年阳春三月
,
借西双版纳自由行
,
我同友人一起探访了这个号称
“
中国普洱茶第一村
”
的老班章 村
。
图 1:老班章村门楼
一、老班章村因茶而名播
老班章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布 朗山中
,
是一个源于明朝中期的哈尼族村寨
,
现有老班章
、
新班章等五个村民小组
,
村民约
2900
人
。
班章来自傣族语
“
巴渣
”
的音译
,
意为
“
一条鱼
”。
这个生活在海阔中国的
“
一条 鱼
”,
数百年间名不见经传
。
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业
,
虽有茶树盈山
,
但因居深山而路阻
,
茶虽好而价贱
(
2000
年前
,
每公斤茶也就
5
元左右
),
村民们多年间仍是守着金山过穷 日子
,
直到
1992
年才用上电
,
2002
年才有了通往山外的公 路
。
图 2:中国普洱茶第一村
养在深山人未识的老班章村和茶
,
在
2006
年左右
,
因 普洱茶在市场兴起而小有名气
,
其真正火爆出圈应源自
2007
年前后普洱茶的市场爆炒
。
因老班章茶属于普洱茶上 品
,
且被人称道为普洱茶的
“
茶王
”。
随着资本的介入
,
一时 间茶随价热
、
价使茶珍
,
最疯狂时
,
少数珍稀普洱茶价格 甚至超过黄金
。
茶非茶
,
茶作为饮品的属性被作为收藏品 超越
。
存茶
、
倒茶成了投资
、
投机的天物
!
老班章茶与其 它几个市场热捧的普洱茶品牌一起
,
茶叶成了银条和软黄 金
。
原本籍籍无名的老班章小山村
,
一夜之间被捧为
“
中国 普洱茶第一村
”
而广为名播
。
图 3:茶园
二、老班章茶因特而品贵
一时金贵的普洱茶在
2008
年因泡沫戳破而暴跌滞销
,
所不同的是
,
老班章茶虽价格下跌巨大
,
但销售却依然紧 俏
,
而且在经过约五年的市场冷静期后
,
价格又在逐年攀 升
。
据陪同我们的一位在勐海县设厂制作兼经销茶叶的朋 友讲
,
非是多年合作的大客户
,
是很难买到老班章古树鲜 叶或代销老班章古树茶的
。
真正老班章古树茶主要由当地 直营或由大经销商买断经营
。
市场上价格低于每公斤千元 的所谓老班章古树茶树
,
基本都是假货
。
据业内人讲
,
老班章茶在市场大潮退后而屹立
,
关键 还是源于品质
。
其重点有三
:
。
其一在于自然环境优良独特
。
由于老班章村位于布 朗山中
,
属热带气候
,
平均海拔在
1700
米
—
1900
米之间
,
年降水量在
1400
毫米左右
。
不但终年无霜雪
,
而且昼夜温差大
,
特别是每年雾日最多可达
140
余天
,
使茶树在氤氲的 环境中得天地之滋养
,
树壮而叶润
。
图 4:百年茶树
其二
,
老班章茶产自茶山而非台地茶园
,
茶树为乔木 而非灌木丛生
。
特别是老班章茶树散生在山林之中
,
与其 它树共卫
、
共争
、
共生
,
生很少有病虫害
。
同时
,
竞生的 环境也使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
,
甚至高达
10
数米或数
10
米
,
虽叶稀产量低
,
但质高且品优
。
老班章全村虽现有 茶山
7000
余亩
,
但百年以上古树也只有将近
8
万棵
,
其用 古树茶叶制作的成品茶每年不过两吨左右
。
其三
,
老班章村制茶已有数百年历史
,
其工艺的精进 传承也很有讲究
。
据拜访该村的一位老茶农讲
,
老班章茶 毛料
(
鲜叶
)
好
,
炒制等后期工艺要求也高
,
一步不到位 或影响品相和后期自然发酵
、
或使口感欠佳
,
品质降低
。
所以
,
老班章古树茶从采摘
、
杀青
,
捻揉
、
理条等大都依 传统古法
,
人工而制
。
这也就出现了
,
同是老班章古树茶
,
因生长非一个山头
,
制作非同一人
,
虽品质大同
,
但 口感小异
。
他还特别强调
,
古树茶属自然发酵
,
因气候原 因
,
在当地需存放
3
年以上
,
在其他地方可能需存放
5
年以 上才为较佳
,
那时其茶汤可由金黄变为黄红
,
色泽和口感 更优
。
由此可知老班章古树茶以生长环境独特而奇
,
因物 以稀而贵
,
也就不难理解了
。
图 5:捻揉
三、老班章人因茶而富庶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在老班章是最好的佐证
。
该 村没有工业
,
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种茶
、
卖茶
。
官方给出的 村民
2023
年人均收入是
23
万元
,
但以古树茶为核心的老班 章村民可能远超这个平均值
。
据我们拜访的一户居民讲
,
他们这个自然村
,
因每家所拥有的古树不等
,
大体上每户 近年来年均收入都在
300
万元以上
。
他们一家
8
口人有茶树
100
多亩
,
最高年份收入将近
1000
万元
。
他是该村较早拆掉 吊楼盖别墅的户之一
,
上下四层
500
余平方米
,
兼具居住和 制茶功能
,
总花费
1200
余万元
。
同行者感叹
,“
该户别墅装 饰豪华和现代化家庭设施一点也不输一些城市大款豪宅
”。
他自言
,
由于他家盖的早
,
且宅基地较小
,
比起后建的还 算一般
,
有个别户所建面积接近
1000
平米
,
花费达
2000
万 左右
。
诚如他所言
,
在老班章自然村放眼望去
,
除了建成 的别墅
,
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别墅
,
原来村民世代居住的吊 脚楼已鲜见踪影
。
该村虽别墅叠坐
,
富足令人赞叹
,
可自然村整体面貌 并不令人惊艳
。
由于村子原本在山坳中依势而建
,
早日更 新建设时规划滞后
,
村民建的别墅多是依旧址所设
,
且样 式规格
、
大小高低混搭
,
土洋杂揉
,
村中道路也是时直时 斜
、
时宽时窄
,
既缺乏美感
,
也不利车行
。
因此当地人戏 称该村是土豪村
,
也是有些依据的
。
土豪村听来有些贬意
,
但现实还是比贫困村实惠的 多
,
吸引力强
。
正是由于该村的富
,
他成了云南农村目前 唯一设有银行的村
;
正是由于该村因茶可以躺富
,
村中年 轻人既不为生计担忧
,
也不愁娶
、
不想嫁
,
更不愿外迁
,
生活相当安逸
。
虽然该村也有部分人在城市买房长期居 住
,
但他们户口却留在村中
。
特别是一些城镇和外乡人更 因能嫁入该村或成为村该村上门女婿而自豪荣耀
,
其中我 们做客的一户居民
3
个女儿皆为上门女婿
。
图 6;富裕起来的新一代茶农
四、老班章村因富而珍茶
老班章人深谙他们的富既得益于茶
,
更得益于中国改革开 放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使茶叶变银条
,
变成软黄金
。
因 此他们不仅积极配合和响应政府各项号召
,
而且积极采取 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和古茶保护力度
,
严控茶叶品质
,
呵护 老班章品牌
。
在保护环境和古茶树方面
,
该村与研究机构 和涉农单位合作
,
对该村古茶树逐一登记编号
,
标注身份 信息二维码
,
建立动态保护档案
。
对全村分地域设立环境
、
土壤监测点
,
定时对出现的情况分析研判
,
采取措施
。
典 型的是该村具有地标性的
“
茶王树
”,
曾因
2018
年单公斤茶叶 拍卖价
68
万元而名扬全国
,
多年来这棵树成了网红打卡点
。
前几年该村为保护此棵树
,
已实行叶禁采
,
今年初他们又 依据该树因参观人众多
,
使小环境变化影响古树生长为由
,
从
3
月
1
日起
,
封闭原参观道路
,
杜绝近观
。
在控质方面
。
该村明令禁绝给茶树用农药
、
施化肥
。
全村住户统一按房 编号上墙
,
所自制直销的古树茶
,
茶源
、
年份可追溯
,
特别是由该村合作社出品的还必须经村茶叶协会检测并加盖 公章
。
在防假和呵护品牌上
,
该村在通往村内的道口上设 置有
24
小时值勤检查的保安
,
所有进村车辆
,
无论村内和 外地
,
一律开箱检查
,
防止外茶在此镀金
。
但是
,
内防易
,
外防难
。
虽然从该村到镇以上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曾为打击 制假售假采取多项措施
,
但因古树茶量少价高
,
与市场需 求不匹配
,
特别是受利益驱使
,
市场上老班章古树茶造假 仍屡禁不绝
。
图 7:精品老班章
老班章村的富可羡而很难复制
,
老班章古树茶虽价高 品优也非有多少特殊功能
,
特别是对于很多类似我这种很 少喝茶
,
更不懂茶的人而言
,
它无论多么高贵
,
也仅是赋 闲
、
附庸风雅的饮品
。
但对于懂茶喜茶的人而言
,
老班章 古树茶就是车中的劳斯莱斯
,
是财富和品味的象征
;
对于 老班章人而言它就是财富的延续和传承
;
对于更多种茶
、
制茶人来说
,
老班章村和茶
,
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
2025
年
4
月
2
日
作者:凡夫,男,.1956年生人,曾在洛阳市、偃师市、鹤壁市等地工作过,现为退休干部,旅行和绘画爱好者。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409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