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赵河澄《且行且思》序
【陈建湘】
河澄兄在写成纪实文集《风雨人生》后,又马不停蹄整理散论杂记,结集为《且行且思》一书,再次托我编审并作序。经近两月的编辑,终辑成书稿。至于作序,因我虽曾在自己主编的文史专辑中为领导撰写过序言,却鲜有为他人书作写序,故而辞谢。但他仍以我有知青经历和情结,且著述文史几十年之故,执念如初。
我与河澄兄虽只有三年多的交往,但钦佩他的真诚,顾念他的执着。他曾是湖南武冈云山林场的知青,独自一人在孤寂的山顶上,苦读修炼数年,不仅啃读了许多中外名著,更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为他这个“文革”时期的初中生,垒积了厚实的文学功底,曾被誉为当地“自学十佳”之一;他先后在13个单位工作过,既有工作上的不俗建树,也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还曾有一段“过山车”似的人生经历。与之交往,亦如读书般有趣。近年来,我邀其参与知青文化活动,多次结伴出游,交往渐多,便在本有共同语言的基础下,添加了共通的意念,共鸣的情感,并共同珍惜着迟暮时光里难得的友谊。有鉴于此,恭敬不如从命,勉为其难再捉一回刀。

编审完《且行且思》,掩卷长思,深深感悟到河澄兄的大气、才气和文气,他善于记事、长于思辨、精于谋篇、富有真情,字里行间展现出独特的写作技巧和丰盈的内涵。纵观全书,感悟到以下几个特色:
用灵动之笔写游记。游记散文是本书的重头戏,几乎占了一半的篇幅。他写游记有不同常人的特色,不仅叙述游踪、景观,更是大量揉进自己的观感,使之三位一体。他边走边看边思索,边在心里打腹稿,将旅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并收入文中。在描写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且这情感和思绪深蕴其历史眼光、家国情怀,真可谓目光深邃,视野空阔,胸襟宏大。在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的同时,或追古怀今念天地之悠悠,或睹物思情探索人生之真谛,尤其是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及故事进行探究。如《登览滕王阁》中,对古阁文化和古代文人题咏的描述;在《谒崖门古战场》中,追述了700多年前那场宋元海战,对城墙、铁锚、大炮等遗迹和海战遗址、崖山祠等古迹和有关人物进行了追述;《惠州西湖画中行》除妙笔描绘该处美景外,对羁旅于此的苏东坡,于寻踪缅怀的同时,以大幅笔墨歌颂其功业和文学上的成就;《游宝岛台tai湾》、《感知泰国风情》、《观览巴黎》等境外游记散文,都写得既真切实在,又神采飞扬,尤其是对异域历史文化尽心去感知,对所经之处的山川胜景和民俗风情尽力去展示。娓娓道来,在描述场景的同时,不忘历史的追溯,让自己所写的内容更饱满,富有张力和内涵。使读者在领略其笔下的自然风光时,受到启迪和影响,进而拓宽知识面,堪称怀古述今的力作。
以大局视角发议论。本书虽仅辑录了作者所选的八篇论文,但内容涉及公安、普法、信访、维稳、律师、整治城区交通秩序等许多社会事务,每一篇都高屋建瓴,对事关社会秩序和国家管理的一些重要事务和重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深入剖析,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如荣获一等奖的维稳论文《审时度势,积极稳妥》,就是从县市公安局长的视角,阐述怎样妥善处置群体治安事件,思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透过当时的具体社会表象,探索人民内部矛盾的演变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标本兼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具体措施,不失为开展维稳工作的真知灼见。这些文论或是专题工作交流文章,或是获奖作品,因其从全局高度探索规律,从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从操作层面运筹谋划,故而对实际工作具有相应的指导意义,受到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
以独到见解写书评。读河澄兄的书评,常给人一种精辟和独到的感觉,他在客观分析所读之书的形式和内容的同时,挖掘其闪光点,探求其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如《曹德旺,德才该旺——<心若菩提>读后》篇,从曹奋斗成长、创业发展、不断成功的过程中,发掘并展示其人格魅力;评王亚平《湖湘钩沉》时,咀嚼并展示其历史的厚重感和文章的现世价值;在《肖特立摄影作品选集》评论中,抓住其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特性,展示其高超的摄影技巧和民本情怀。分享作者在观赏过程中的感受和共鸣,以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秉真挚情怀诉心曲。这部分内容虽篇幅不多,但述及的亲情和友情很浓,其中两篇写给孙辈的寄语,让人似觉一位慈爱长者,以满满的仁慈和切切的真情,在谆谆教诲年青人勤学奋进;《在太极俱乐部年会致辞》中,由衷感谢师友的同时,畅叙运动和健康的体验,让人心生暖意;在缅怀好友,悼念内兄的悼词里,字字句句如在哭诉悲痛之衷肠。在《曾经的迷失》中,回顾了自己从陀螺般旋转式的工作状态,突遇“冷藏”几近“社死”,那一段职场上“过山车”式的经历。后因先贤伟人的精神感召,通过“不谙官场套路”的“检讨”和“过洁世同嫌”的反思,顿悟了人生的真谛,心境豁然开朗,从此看淡名利。这类感触言谈通过个人心境的变化,倾诉情感,凝聚思悟,彰显大爱!
于开悟中反思疫情。在抗疫琐记中,作者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亲历三年多的整个疫情过程,包括当时特殊情境下的政策、非常规的抗疫手段、人们的心态、当年发生的一些事件和处置方法等。今天看来,当年的情景,有些近似荒诞,却真实发生;有些近乎残酷,却患难见真情;面对禁锢,心生向往;面对绝境,却砥砺前行。这段既揪心也刻骨铭心的历程,河澄兄用心记下了,是经历,更是史料,是记录,也是反思,很有价值。《孤悬海外步步艰》写女儿携儿赴美公派留学,正逢疫情防控期间,那种揪心的期盼和关切跃然纸上;《疫情灾难见与思》、《自身抗疫记》,用日记的方式记下了发生在身边的疫情,80%的亲人,包括自己、夫人等被感染新冠肺炎,受到疫情的折磨,那种境况就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缩影。从这些看似零碎的笔记中,我们真切地感悟到当时的生活状况和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纠结情感,饱含真情,催人泪下。河澄兄用笔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那种大难临头时的切身体验和反思,更是难能可贵!笔者多年来从事修志和文史工作,深切地感受到这些材料是十分珍贵的亲史资料,其真实记录下的过程,无疑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这样的史实,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诚然,这本书因涵盖多种体裁,称不上散文专辑,即便是游记也派生了一些题外话,有些还有总结体的痕迹;也有少数文章篇幅过长,不够精炼。但瑕不掩瑜!我们在本书中看到更多的是:许多鲜活场景,许多人生经历,许多生活感悟,许多真挚情感。它是一部心血之作,是一个透视大千世界的心灵之窗,是一部展示个人才华和凝结情感的力作!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看到诗和远方,看到一种境界和精神,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唯此,足矣!
是为序!
(2025年春节于湖南邵阳宝庆御园)

赵河澄、陈建湘(右)
【本文作者】陈建湘,男,湖南省邵阳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
【人物简介】赵河澄,笔名老马,男,湖南省武冈市人。当过知青、警察、检察官、律师、党政领导干部。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陈建湘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赵河澄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在文首关注我)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