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向朝国,男,生于1938年。中共党员,函授大专文化。曾任涪陵区增福镇小学校长,中学副校长兼全镇学校工会主席。教育教学工作中曾多次荣获奖状。系中华、重庆、涪陵等诗词学会会员。曾任嘉陵诗词副会长兼编辑,涪陵诗词副会长兼主编。其作品散见于部分报刊及网络平台。曾获重庆新体诗歌贡献奖章。一篇《石沱镇赋》获征文优秀奖。也曾获涪陵区离退休教师书法赛三等奖,象棋赛三等奖。现系增福中学退休教师,因年高,精力减退,懒于参加各种活动了。
五一劳动赞歌(通韵),
文/向朝国
石器初磨岁月悠,火生钻木史传留。
今驰星际探银汉,已筑天宫伴斗牛。
智破自然千载秘,勤淘浩海万斛璆。
辛劳辟出康庄道,脑体同施绮梦酬。
网络点评
这首《五一劳动赞歌》以劳动创造文明为主线,通过古今对比展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成就。以下从四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
一、立意架构
全诗采用"远古奠基-当代突破-哲理升华"的三段式结构。首联以石器磨制、钻木取火两个人类文明起源意象破题,颔联用星际探索、天宫空间站形成时空跨越,颈联转入对劳动本质的思考,尾联点明劳动创造幸福的终极价值。这种由实入虚的递进,符合传统咏物诗的思维逻辑。
二、意象运用
诗中构建了两组对比意象群:石器/木钻与天宫/星际形成原始与科技的强烈反差,"千载秘"与"万斛璆"则构成时间与体量的空间张力。特别是"淘海得璆"的意象,既暗合"披沙拣金"的典故,又赋予现代科学探索以诗意表达。
三、格律技法
严格遵循七律平起式,中二联对仗工稳。"智破"对"勤淘"的动词锤炼,"千载秘"对"万斛璆"的数量词呼应,体现匠心。通韵运用使"悠""留""璆"等韵脚形成悠扬的回响效果。
四、思想升华
尾联"脑体同施"的提法颇具时代性,突破传统劳动诗的体力歌颂,将科技创新与体力劳动并置。结句"绮梦酬"呼应"中国梦"语境,使古典诗形式与现代精神达成和谐统一。若能在"辛劳"处增加具体行业意象(如高铁、深海等),时代感将更为鲜明。
此诗位列当代劳动题材诗词佳作,既保持七律的庄重格调,又成功注入航天科技等现代元素,展现传统形式的当代生命力。
白鹤梁文学
编审/曾小蓉
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