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感谢王荣辉老师对“可心之音”平台的认可,以及对主播的赞誉!我们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读出更多更好的、令听众满意的作品!
——Coco可可
文友的遇见
—— 读《我和文友李强》有感
文/王荣辉
朗诵/Coco可可

4月29日下午,当我读到《可心之音》分享的《我和文友李强》一文,我也是《以文会友》有缘相遇其中之一。在以文会友,文见其人的氛围中,感受浓厚文友之情,从而引发我有感而发而写。
以文会友,文见其人。作品开篇就以不同凡响之句开篇,唤起文友间深厚的感情交流。
文学宛如一座无形连接文友之间的桥梁,跨越时空界限,相见恨晚,将拥有相同精神追求的人连接在一起。
文字是精神的驿站,记载着人生的情怀,诉说一次次的故事,提升作品的质量,交流创作的乐趣。
《我和文友李强》,是邴兄借以文会友的机缘,写出过往交流的低语,真实讲述着文友之间的故事和人间一段佳话,每一段都蕴含着作者与主人公的诗文情感。这是文情真挚的延展,这是跨越山川的江河,是共同的文学爱好的凝聚。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以文会友”有效促进了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以文雅的社交方式,让诗文之情如伊春林区的散白小烧,愈久弥香。
而文见其人的体现,以文交流,情感真挚,作品道出作者的文情境界,将共同的爱好链接在一起。
悠悠诗文,淡淡时光,文友相聚,共话岁月长。文字架桥,接续起邴兄、强哥与文友心灵的彼岸,且通过场景化描写传递文见其人的意境。
一篇篇文颂作品,书写着文颂交流的精彩,诠释着文学的力量,凝聚着友情的分享。
在“高山流水遇知音”中,大家能真诚地成为文学爱好中勤勉的人,也在见证各自成长轨迹的过程中,变为爱好一致的文友。在人生路上相伴创文吟唱,缘聚欣喜,更会相约努力,攀森林文化顶峰遇见。

文友邴玉君的作品总是以独特的叙述视角、诗性的语言、宽阔的故事视野和广博的文化内涵而被读者赞颂,对当代森林文学、森林诗歌有着引领和传承的影响。
邴玉君,这个名字承载着林区人的文学记忆。他是当代小兴安岭森林文学界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泥瓦诗人”。
他的笔触激情而有力,细腻而深刻,每一篇作品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勾勒出时代的轮廓,也让我们看到了弘扬正能量与致敬经典。
他的文作真的很有高度、深度、宽度,通过写作体现诗文情怀,找到文学共同点,这种严谨务实的写作态度,真的很值得文友们学习借鉴。
文友李强,文学作品是有思想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以,以文会友,文可见其人。
强哥一直在思考小兴安岭文化的内涵、特点等题材。他说,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和产品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很广泛,不单纯是文学作品。但是,我却觉得文学作品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弘扬上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哥的作品虽篇幅少,但题材独特,且文笔硬实,广受读者喜爱。我们常聚,无论是重大题材,还是人文叙事,在故事情节、写作方法等细节,也彼此交流指正,以期互勉,达成共识,不断提升作品的创作水平。

【可心之音】主编可可老师,用她甜美的声音,以业余朗诵的视角,读出了专业的美声,用情感为作品二次创作,读出灵魂。这就是她以其精彩美颂为作品注入灵魂之声,让我聆听到佳作的真情雅颂。
新作刊发分享后,在以文会友群里看到冯兄写到:荣辉精评值得一赞!对邴兄美文评论名符其实!
建议:荣辉将这个文评加上题目,下面写上名字,即:题目,作者:王荣辉,然后是文评,发到作协群和文评群,以期扩大影响。既推介邴兄美文,又扩大文评范围。仅供参考。
无论是耄耋之年的文斗,还是年过六旬的才俊,大家用诗文的力量温暖人心、鼓舞士气,交流互动。以勤奋书写作品,以文化交融共生。
以文会友,以文学之笔写尽新时代之作品,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也期待文兄们能再踔厉奋发、互相鼓励、互为提升、携手向前,用各自辛勤汗水和智慧才情把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火种,播撒在广袤的林海大地,绘就森林文化复兴最壮美的画卷。
有人说,这世间最难留住的,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过往,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友情。一篇篇、一段段、一字一句,一建一议,无不浸润着以文会友、文见其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足见文友的真情实感。
汤旺河水“深千尺”,以文会友结友情。期望和相约有共同努力将小城大市打造成世界森林文化名城追求,隔屏未曾谋面的文友老师,相会在《以文会友》创作平台。谈诗论文,你写我评。在森林文化学海中荡舟,在森林文化书山上驾车前行。共同创作,森林诗歌佳作新篇。
2025年4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