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孟争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人。阿勒泰地区诗词协会会员。爱好写点豆腐块文章。在岭南文学上有发表现代诗歌。遵循练达不若朴鲁理念。
戈壁游记
文/孟争艳
西域寒,暮春将尽,余寒仍存。春风狂作,沙尘暴走暗日。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自古胡天多变,六月鹅雪舞。五一小假阳煦,携双亲小女出行,畅游戈壁。黄花摇曳如海,视野空旷无碍,牛羊骆驼缓步低食。香袭四野,天伦若脱鹄。
浅天深海碧波漾,熏风鳞浪层层开。游人虽未盛,慕名四方来,戈壁探宝露野营,悠然采菊东篱,人人皆带喜气。 病居室内疑无春日,是居者禁足未知之也。耄耋垂髫并怡然自乐,两代人牵手临风曰:“迟日江山丽,春暖鸭先知”。日暮未尽兴,不得始返回。再待阳煦日,慰藉憾时情。
远行的童年记忆
文/孟争艳
又到了飘雪的季节 ,遥望红装素裹的田野 ,几个顽皮的玩雪的孩童,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
那时候的天总是特别的冷 ,雪特别的大 ,孩子们也穿戴的特别的厚实 ,戴着妈妈亲手用棉花制作的手套, 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 ,由于衣服太厚,伸蹲腿脚都不方便, 感觉自己像一个行走的小棍棒儿。穿着厚实的千层底棉鞋 踩到刚下过的雪上发出咯咯的响声,打破了冬天的寂静 ,于是我们几个孩子相约在一起, 打雪仗、 过家家、 滑冰、滑雪 ……
村子的西边不远处就是成片的庄稼地 ,一到冬天没有任何的遮挡,西风吹过 ,把雪都璇在地里显得雪更加的厚实 。地头上就是大渠,也聚集了厚实的雪,天然形成一个U形的滑道,我们在这里用自制的冰刀来回不断的在U形里晃荡,以各种姿势 ,或双手抱在胸前滑,或 一条腿蜷起来用另一条腿滑 ,或蹲着滑,悠哉悠哉。每每至此都会把衣服和裤管弄湿,回到家又免不了妈妈的一顿训斥 ,即使这样我们几个孩子也没有改变对雪的热爱 ,也因此会错过了吃饭的时间, 然后拿一块凉馍馍放在炉板上,双面烤的焦黄,夹一层厚厚的油泼辣子面 ,吃的满嘴斯哈(拟声词)乐此不疲 ,然后到缸里拿一块晶莹透亮的冰块安慰刚才火辣辣的嘴巴和胃。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胃真的确实太强大了 。
到了晚上,牛羊都赶进圈里, 麻雀们也该休息了 ,堵好牛圈的门窗就可以轻松的逮到一些麻雀, 那是上等的美味。那时的牛圈比较的低矮,积雪厚的地方跟房顶形成一道斜坡 ,我们就跟牛犊羊羔来回的跑上房顶 ,又从房 顶上冲下来 ,也不会让鸡狗闲着 ,家里的动物们都是我们很好的玩伴。
假期 孩子们也都玩疯啦 ,妈妈们也有时间聚在一起闲聊,拿着手中的毛衣 、鞋底、针线活儿开始了八卦 ,也有勤快的妈妈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蒸包子 、炸果子 、包饺子,时不时地飘着年味儿 ,孩子们也开始比自己的新年衣物,女孩子多是粉色系衣服 ,男孩子橄榄绿大盖帽,是最耀武扬威的 ,这样的打扮几乎是每个男孩子的梦想 。
冬天的时间很短,转眼的功夫天又黑了 ,村庄又恢复一片宁静 ,在按时按点送电的年代,电视 也是稀缺物件,有电视📺 的人家又会聚集一些男女老幼 ,有时也会把主人家的房子占的水泄不通 ,不到电视屏幕上出现雪花都舍不得离开 。回家的路上又是对电视内容进行一番评论 ,到家后安安稳稳的一觉睡到天亮 。
然而现代科技打破了原来的宁静与温馨,手机占据了人的大脑,24小时都在关注着它的一切。离开了农村,在相距没多远的县城居住也失去了原始的味道 ,没有了厚厚的白雪 ,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蔬菜 ,缺少了年的味道 ,也缺少了少年的热闹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 :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 ;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 ;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 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小时候的这一切,距今也已三十多年了,而留存在我心里的记忆却不曾逝去。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