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千年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文:刘连成
2019年9月5日,在参观完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之后,我们结束了新疆之旅。下午在乌鲁木齐火车站踏上了去往甘肃的列车。
9月6日上午,我们在甘肃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便是我向往已久的佛家古代艺术宫殿莫高窟。
走进敦煌石窟,
像是读着一本书:
一座石窟,一个世界;
一孔洞穴,一截历史。
壁画、雕塑、藏经、传说……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
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
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当我观看莫高窟展览大厅环球影幕时,彻底地被震撼了。那个场景真的是太逼真了,站在千年的壁画前,我目不转睛,一刻也舍不得闭上眼睛,恐怕漏掉一个场景、一个故事。
敦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是河西走廊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重镇。走在那条路上,仿佛可以听到那古老悠扬的驼铃声,看到一条条丝绸在空中飞舞。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到达响鸣山看到崖壁佛光普照,便开始在崖壁上开凿佛像,从此莫高窟诞生了。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的上面有无数个洞穴,分上下五层排列,建在三十多米高的岩石壁上。
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窟,其中只有400多个窟才是它的精华所在。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个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
来到窟前,向上望去,你会感到整个莫高窟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蜂房,那大大小小的洞穴就是小眼蜂窝,你见了,一定会不由得怀疑那是鬼斧神工之作。
走到一个个洞窟前,你会看到那栩栩如生的彩塑,个个像是有精神、有血肉的活体。窟壁和穹顶,还画满了无数个小飞天,千姿百态、凌空飞翔。瞧,那反抱琵琶、载歌载舞的小飞天,神态是那样逼真,让你赞叹不已。
为了保护文物,每个团队只能游览十个窟。在那些与化石同样古老的故事里,矗立着许许多慈眉善目的菩萨神仙。尤为吸引眼球的是温婉美丽的“禅乐”菩萨,她与蒙娜丽莎一样在微笑,只是她在蒙娜丽莎之前1000多年前就站在这里了。我们看着这位“东方的蒙娜丽莎”,不禁也微笑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个马夫驯马的图画——线条流畅有力地勾勒出马夫的认真、执着,和马的任性、倔强。
还有闻名的反弹琵琶像据说有7处,我看到的是第11窟的反弹琵琶乐伎。她们身着黄绿色的飘带缠绕上下,面部生动,微微有点胖,在美丽的地毯上背着琵琶在弹奏。据说,这种姿态去弹琵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当时画家们的虚构和创造……
最后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曾有5万多本经卷。在这个2平方米的地方,辉煌闪耀过,可因为看管经洞的王道士没有看管好,五分之四的经卷于1907、1914年被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被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所以,我想告诉王道士:“虽然你侥幸发现了藏经洞,但你却让那么多的外国人把中国人的无价之宝偷窃和破坏,经卷和文书流落到世界各地。我不禁为之惋惜和痛心。
在莫高窟我没有看到唐僧——唐玄奘。据说他还没有资格进入洞穴。西天取经归来的路上,他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日。是真是假有待考证。
虽然现在我已经回到了长春多日,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会出现莫高窟的种种情景。我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我真希望有一天再次走进莫高窟!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