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与你无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陶玉山
这是一篇以其情感深沉、描写细腻、感人至深而闻名于世的小说。来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的孩子昨天去世了——为挽救这个幼小娇嫩的生命,我同死神足足搏斗了三天三夜……”阅读时,时而激动、时而感动、时而惋惜、时而不知说什么好,阅读完了,掩卷深思,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涌在心头,久久难以平复。这是一个陌生女人为了年少时爱上了一个人而丢掉自我、奉献一生、自我感动的故事。用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中引用的“我爱你,与你无关”这句德国诗人的诗句总结,应该是再合适恰当不过了。
人与人之间,一瞬间就够了。13岁时的一见钟情单相思,开始了一场永不回头的、跨越18年、几乎整个生命历程的暗恋,从此注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就是说她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我要你一辈子想起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单单这句痴迷的独白,就让人感叹万分、唏嘘不已。普希金说:“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生命里很多事情,沉重婉转到不可说,不知怎么说。暗恋到极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篇小说会给你答案。
作者在小说中尽情展示了其特有的优雅文笔和故事具有显著悬念跌宕特点的魅力。小说之所以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形式,这与小说中的人物以在激情的驱使下的遭际与命运为主题有关。这种形式可以使作者得心应手、淋漓尽致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刻剖析,对人物的精神状态进行细腻的工笔式描绘,使所叙述的故事性强、人物富有立体感,极具感染力。让我们读者不能自已地同主人公一起去经历,去感受。合卷之后,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个令人惊悸的灵魂,久久不忘。由此,高尔基阅读了这篇小说后,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他在高度称赞茨威格的独特手法和感染力时说道:“您写的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极其悲剧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来。”
对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小说家来说,这个陌生女人只是一个陌生女人而已,和他以前遇到的那些个叫不上名的陌生女人没有任何区别。即使他们曾经短暂地一起过了几晚,也不过是寻常的露水情缘。可对这个写信的陌生女人来说,小说家无异于自己此生遇见的难得的爱人,无异于自己的生命再也没有比这从13岁开始的暗恋更有吸引力、震撼力。爱情不是等价交换。一个迷失于自我认定的爱情、失去自我的人,别无其它,只会沉浸于自我感动的状态。
心理学家海灵格说:“爱如果从心底涌现,那便是人类所能体会到的最刻骨铭心、最痛苦的感受了,其中总伴随着一种无助感。”这世间的事,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细节,就像有一种遇见叫一见如故。什么都是短暂的,只有怀念和失去是漫长的。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对于这个陌生女人的评价,无论是她过于自卑,抑或她爱的孤傲,有一点则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她对小说家的感情,她的矢志不渝。由此,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有一个喜欢的人太重要了。在你打算稀里糊涂地度过这普普通通的一生的时候,会因为对方而再想努力一下;在那么多疲惫不堪、甚至抬不起头的日子,会因为对方而觉得人生还有盼头。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当一个人撑过太多时,真的不再期待什么了。不由自主地想:原来爱一个人是这种感觉,连难过都是心甘情愿。一个人如果沉浸在自己心甘情愿的事情里,是感觉不到辛苦的。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次拥抱,都将以松手告终。如果生活中有什么让你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由此想起加缪说过的一句话:“不被爱只是不走运,不会爱才是不幸。”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在痛苦中回忆起往昔的快乐。让我们油然产生感慨: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生活和想成为的人。
有些书不仅在阅读时让我们感到震撼与启迪,更能在阅读之后长久地留在我们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的最高境界,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借书之光,照见了自己的人生。那些文字不过是别人的故事,真正需要被读懂的,是我们自己。书页翻动的声音,像是在和过往的自己对话;读到某句话,忽然停下,回忆起某个片段,某个困扰很久了的问题豁然开朗。每次领悟,都是对生命的重新编写。这才是阅读的意义。这篇经典小说,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会有不同的感悟。由此引发的思考和得到的启示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