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国家与劳动者共生共荣。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以“时代刻度·劳动印记”为名,集结当代书画名家丹青墨韵,致敬时代躬耕者。让我们循着艺术家们的笔触,触摸劳动的温度,聆听时代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个体与宏图的交织中,致敬平凡中的伟大,感悟永恒的劳作之美。



黄文佑,1964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广西大学教授。2011-2012年,其刀画作品两次在法国卢浮宫展出并获奖,获"2013中国创新油画艺术家"称号。系列油画《中共一大党代表肖像》弥补了中共党史,2023年黄文佑艺术编入《中国美术史》,同年黄文佑刀画专辑入编《中国美术高等院校名师教学范本》。


《孪生艺术家~黄文佑 黄文佐》-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镇,有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渔村。1964年,黄文佑与黄文佐这对孪生兄弟在这里呱呱坠地。彼时,渔村的碧海蓝天相映成趣,每当夕阳西下,渔舟唱晚,古朴的渔村生活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座艺术的宝库,为兄弟俩的艺术启蒙提供了丰饶且独特的滋养。
自幼年起,兄弟俩便展现出对色彩与线条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沙滩是他们的画布,树枝是他们的画笔,他们在细腻的沙粒上尽情勾勒心中的奇妙图案;墙壁则成为他们挥洒创意的空间,绚丽的色彩在其上肆意绽放,无一不彰显着他们非凡的艺术天赋,仿佛他们就是为艺术而生的精灵。

1984年,注定是黄文佑与黄文佐人生中一个熠熠生辉的转折点。在那个教育资源极度稀缺的年代,竞争异常激烈,然而兄弟俩凭借着自身的聪慧与不懈的努力,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厦门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一人投身于油画的深邃世界,专注探索西方油画艺术的精妙;一人则潜心研习国画,在传统墨韵与线条的世界里探寻艺术的真谛。这一喜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在全县传开,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广播中也频频传颂着他们的佳话。乡亲们纷纷将他们视作教育子女的楷模,激励自家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
步入大学的殿堂后,黄文佑如饥似渴地沉浸在油画的浩瀚海洋中。他有幸师从多位国内顶尖的油画名家,从古典画派严谨细腻的笔触,到印象派光影变幻的奇妙,他都逐一深入钻研,不断探寻西方油画艺术的核心精髓。为了捕捉自然的神韵,他常常背着沉重的画夹,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山林之间,观察阳光洒在树叶上的斑驳光影,感受微风拂过水面的细腻波纹,将山水间的灵秀之气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完美融入画笔之中。

而黄文佐则在国画的天地里肆意驰骋。他广泛涉猎传统国画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墨韵线条的运用技巧,从工笔重彩的细腻精致,到写意山水的豪放洒脱,他都能信手拈来。他尤为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刻画,凭借细腻的笔触和丰富多变的色彩,将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者仿佛能透过画作,触摸到人物的灵魂。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美好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后,兄弟二人面临着人生的又一重大抉择。在八十年代末,体制内的工作犹如坚实的避风港,象征着稳定与安逸,是众人趋之若鹜的“铁饭碗”。然而,对于心怀艺术理想的黄文佑与黄文佐来说,那看似安稳的生活却如同枷锁,束缚着他们追求艺术自由的脚步。于是,他们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漳浦一中和农业银行的工作,成为了那个时代第一批勇敢“炒体制内鱿鱼”的人。这一果敢的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周围的人纷纷投来不解与担忧的目光,质疑声与劝诫声不绝于耳。但兄弟俩心意已决,怀揣着对艺术的无限热忱,坚定地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艺术逐梦之路。

离开体制的庇护后,现实的残酷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向了他们。艺术之路崎岖坎坷,荆棘丛生,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和创作上的瓶颈如影随形,时刻考验着他们的意志。然而,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他们在困境中砥砺前行,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黄文佑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创新,将目光投向了刀画油画技艺。他大胆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与西方油画的色彩表现力巧妙融合,通过刀具独特的刮、擦、刻等手法,创造出了一种别具一格、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风格。在探索的过程中,他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技法,每一次失败都如同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最终,他成功地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语言,在油画领域独树一帜。

黄文佐则在国画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他巧妙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国画之中,使古老的国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多个领域,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部生动的故事,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岁月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兄弟二人终于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黄文佑凭借其独特的刀画油画技艺声名远扬,蜚声国际。他的作品连续两次入选被誉为世界艺术殿堂的法国卢浮宫世界最高美术沙龙大展,并一举斩获“特别美术奖”与“艺术创新奖”两项至高殊荣,被尊称为“中国刀人”。他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备受追捧,成为众多藏家竞相追逐的珍品,多次在拍卖会上拍出令人咋舌的高价。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无上的荣誉,更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黄文佐的国画作品同样在国内艺术界崭露头角,大放异彩。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的重要美术展览,并屡获大奖。他的作品被多家知名美术馆和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中国当代国画的经典代表之作。此外,他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画笔传递爱与希望,为社会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黄文佑与黄文佐的艺术传奇,不仅为他们自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更成为了家乡的骄傲,被郑重地载入《漳浦县地方志名录》与《漳浦三中校史录》。他们的故事在家乡的大街小巷口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如今,尽管兄弟二人已功成名就,声名远播,但他们初心未改,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炽热热爱和对创作的无限激情。他们时常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举办艺术讲座和展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和创作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乡的艺术爱好者,为家乡的艺术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他们用自己的艺术人生书写了一段壮丽的华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了独特而宝贵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怀揣艺术梦想的人前行的道路,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冲破重重阻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未来的艺术征程中,相信他们将继续秉持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