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野涧(陕西)
寻常节序,偏逢佳处,
东风四月殷勤度。
客途殊,又何如?
携亲带友心安驻,
万里亲情同此路。
行,也共汝;停,也共汝。
落红漫舞,残香暗吐,
绿荫渐掩春归处。
醉凝眸,燕儿呼,
烟霞浴尽黄昏暮,
陌上花光留不住。
春,且慢去;人,且慢去。


文/陈野(陕西)
我以荆棘为剑 刺破春日的谎言
在暴雨中站成 不低头的火焰
你眼中万千玫瑰 不过温室标本
怎及我 用伤口丈量过的春天
风刀霜剑 刻进每道叶脉
我的绽放 从来不是乞讨爱
当雨幕如铁 击打山崖
整座山坡 都听见我骨节的炸响
夏天踮起脚尖时 我将余烬封进剑锋
你带走的 不过是瓣褪色的梦
而我留下 整片大地的灼痛
看啊!最后的刺正挑破暮色
每一滴雨 都在见证——
当花瓣坠落时 比盛开时
更接近天空
那倔强的绯红 终将
点燃下一个黎明

文/陈野涧(陕西)
生而不同,
道亦不同。
打垮自己的,
永远只有自己。
只要活着,
就有希望。
人除了容易穷,
好像干啥都不容易。
既然没有金钥匙的命,
就用双手凿开命运的门。
昨夜的风,
狂敲着门,猛推着窗——
是借宿,还是讨债?
吓得我攥紧被角,
一夜未眠。
天亮时,世界已变——
千里冰封,万里银装。
风和雪,
一定干了什么坏事,
因为雪还在拼命掩盖痕迹。
风偷走了我的银戒指,
戴在枯枝上,闪闪发亮。
麦苗躲在雪被下,
像扎着冲天辫的姑娘,
偷偷笑——
她看见了全部,
却什么也不说。

《山坡羊·五一感怀》赏析:
这首《山坡羊·五一感怀》以元曲特有的散淡笔触,通过时空交叠的意象群,展现了节日欢聚与春光易逝的双重主题。以下从三个层面解析其意象运用:
一、节序意象的对比张力
上阕“寻常节序”与“偏逢佳处”形成反差,以“东风四月”点明暮春时令,暗藏“殷勤度”拟人化笔法,赋予自然以温情。下阕“落红漫舞”“绿荫渐掩”则通过视觉渐变(红→绿)、嗅觉暗示(残香)与听觉点缀(燕儿呼),构建春逝的立体画面,与上阕欢聚场景形成时空对位。
二、亲情意象的复调表达
“携亲带友心安驻”以白描手法凸显团聚之乐,“万里亲情同此路”则通过空间夸张(万里)与动作并置(行/停、共汝),将个体体验升华为普世情感。结尾“春,且慢去;人,且慢去”的叠句呼应,使自然时序与人文眷恋形成情绪共振。
三、色彩与声音的意象交响
全篇贯穿“红”(落红、花光)、“绿”(绿荫)、“金”(烟霞、黄昏)的色块碰撞,配合燕鸣的听觉点缀与“浴尽”的触觉通感,形成元曲特有的感官叙事。末句“陌上花光留不住”以“光”替代具体花色,既强化视觉暂留效应,又暗合“逝者如斯”的哲学况味。
此曲继承了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散曲传统,将个人感怀融入节令风物,在俚俗语言中见雅致,在即景抒情中藏理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