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触摸到责任的重量——参加2025年4月29日天河区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培训班有感
池朝兴
2025年4月29日
当红色的证书在掌声中传递,
我触摸到责任的重量——
那不仅是纸页上的烫金文字,
更是万千街巷里,
未说出口的期待与微光。
陈少杰老师的课件
翻过一页页使命:
“服务员”要主动架起连心桥,
在接待日前收集民声的星火;
“信息员”需练就敏锐的眼睛,
从菜市场的早潮到加班的末班车,
捕捉那些藏在叹息里的真实波长。
最难忘花都区那场围桌协商,
商铺业主的疑虑像顽固的藤蔓,
是民情联络员与代表们,
用耐心的倾听作剪刀,
将“不可能”修剪成
多方共赢的新枝桠——
原来民主的果实,
生长在每一寸贴近泥土的奔忙。
我郑重记下“四大员”的坐标,
在手机上划出四条射线:
一条通向社区微信群的未读消息,
一条延伸至联络站门口的二维码,
一条缠绕着听证会上交锋的数据线,
还有一条,正悄悄发芽——
那是我们即将用脚步丈量的,
社区中房前屋后的
下一个民生现场。
蓝小环主任说“标杆要成为火炬”,
此刻我听见身体里
有什么在铮铮作响:
是社情民意在金属牌匾下的回音,
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
一把无形的钥匙——
既要打开困局的铁锁,
更要拧紧信任的螺栓。
从很早开始,我的手机相册,
会多存几张路面坑洼的照片,
自媒体平台将添——
更多的民声意见或者金策良方。
当石牌街道和龙口穗园的幢幢高楼,
倒映出满天霞光,
我们收集的每一条建议,
都是让城市心跳,
更加强劲有力的毛细血管。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省级智库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中高考励志演讲指导专业委员会顾问,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高级顾问,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第七届演说中国——全国青少年演讲与朗诵艺术展示活动广东省总展演“关爱之星”;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广州市海珠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品牌项目:池朝兴主编的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平台,紧密围绕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广州故事、身边故事,编辑发表4300多篇文章,阅读点击量达1.4亿多,固定粉丝2.3万多;不少文章被都市头条标为“精华”或者“热点”,并且列入红榜。
个性宣言:坚定信仰,坚持善良,柔中有刚;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不忘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