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征文
劳模背后的故事
文/张会
在我书架的最上端,有两摞荣誉证书。与工作有关的只有一本,翻开证书,上面赫然写着,张会同志:2017年度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表现突出,特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落款是: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看着证书,往事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我是前纺梳棉的一名普普通的挡车工,车间的空气里永远飘着棉屑,我曾调侃道:机器轰鸣震耳聋,纷飞粉屑地连空。餐餐饭里棉来伴,苦乐年华血泪融。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就像一台会呼吸的机器。我性格内向,业绩又不突出,劳模本来离我很远,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当时的教练孙春玲的赏识。记得那是一次年终聚餐,我端起酒杯讲了几句话,孙姐说:你挺有才呀!以后的版报就你出了。这句话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行走在梳棉机旁,这双手能在一分钟内接好五个断头,却从未出过什么版报。我想既然这活儿我接了,就得把它好好干好!一晚上用诗的形式写了三个稿,由赵峰写在版报上。版报就在一进车间的打卡机旁, 这第一期说实在的我挺忐忑,看看工友们围着黑版报指指点点,我凑过去就听到“这稿写得挺好啊”“字也漂亮”,我躲在人群后面,心里美美的!从那以后,版报成了我又一个机台,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时间来到了2017年的5月1日,我的名字出现在了光荣榜的名单上,班长告诉正在工作的我,去三车间领奖。我一激动竟忘了换衣服,穿沾着棉絮的工作服站在领奖台上,双手捧着证书和奖金,一个劲儿的傻笑,忘了还有记者在拍照!
那是弘曲线业开发区新厂成立至今唯一的一次评选“先进工作者”,说实在的我挺幸运!这得感谢孙教练,没有她的提携,就没有我后来的成绩!也要感谢我的师父张红娟,她是沈阳市劳模,她教会了我担当和执着。现在,每天路过黑版报时,仿佛还能在黑板上看到每一期的点点滴滴,还能感受到领奖时那心跳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