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地球村的湖南邵阳人④--
初心如磐乐助人
——记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朱鹏涛
【陈建湘】
朱鹏涛,当过知青、矿工、秘书,记者、编辑、党政领导,退休后当志愿者, 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公益慈善事业上。他入党 45 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初心 如磐,本色似金,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发光发热,成为熠熠生辉的道德模范。
他像一颗螺丝钉,拧激情于工作岗位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的这句名言是朱鹏涛的座右铭。他立 足工作岗位,将自己的具体行动铆进每一项工作实践中。
1965 年,朱鹏涛从邵阳市二中高中毕业后,在绥宁县西河公社一个贫穷 的山村当知青。大年初二下田砍田墈,半夜三更茅棚守野猪,翻山越岭送公粮, 披星戴月搞“双抢”,冒着生命危险扑山火,为抢救难产农妇献鲜血……,他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县先进下乡知青。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朱鹏涛在涟邵矿务局桥头河煤矿当矿工,总是下井在 先,出井在后,危险艰苦的地方冲在前。1976 年 5 月 20 日,矿里搞高产,他 在工作面扒煤八个小时,下来后已十分劳累,到主井口时又去帮助推矿车,不 幸被下坡溜走的重车撞倒压住受重伤。在局医院住院两个月期间,他左手吊着绷带,右腿撑着拐杖,在医院采访医护人员学雷锋的好人好事,搞宣传办黑板 报,向矿工报投稿。当年任矿务局新闻专干的谭谈(后来成为著名作家)采写 了他井下受伤住院期间坚持写稿宣传学雷锋的事迹,这篇通讯《他井下井上学 雷锋见行动》,刊登在 7 月的《湖南日报》二版。
八、九十年代,朱鹏涛担任矿新闻专干,新闻报道连续三年获全局第一, 1981 年,还在全省工矿新闻报道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后担任矿宣传 科长,宣传科年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宣传单位;担任重点工区党委书记后,月月 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并创造日产原煤一千吨的记录;负责筹办《娄底日报》后 任第一副总编,填补了娄底无报纸无电台无电视台的空白,并获得娄底地区第 一个新闻高级职称;担任地方志办主任,从热门到冷门,从新闻到“旧闻”, 他毫无怨言,仅两年时间,就组织编纂了 300 万字的《娄底地区志》,获得娄 底市社科特等奖。
进入新世纪,朱鹏涛担任市科协主席,组织“娄底科技千里行”,在全省 科协大会上介绍经验;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驻京办主任,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两年时间就在京城建好了一栋近 3000 平方米的“娄底在北京之家”大楼。 2005 年 5 月,省驻京办在他们那里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娄底模式”。

他像一头牛,融实干于志愿服务
“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那么人生便是天堂 !”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名句, 挂在朱鹏涛办公室的墙上,这是他的又一个座右铭。
2013 年 8 月,朱鹏涛退休后在北京 女儿家享受天伦之乐,接到娄底市一位主 要领导的电话,希望他出马筹建慈善志愿 者协会。他二话没说 , 毅然回娄底,担起 筹备重任。慈善志愿者协会在市人大政协 大院一号楼办公,上班,他总是来的最早 的一个;下班,他总是回家最晚的一个。 协会的所有文字材料他都亲自动笔;每次 筹备大型活动,他带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 到深夜。每年 3 月 5 日“学雷锋日”,9 月 5 日“中华慈善日”,12 月 5 日“国际 志愿者日”,他亲自策划,组织大型志愿 •100• 服务宣传关爱活动,比如:“向抗战老兵致敬”“小区盛开文明花”“向环卫 工人致敬”“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
为了配合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朱鹏涛组织“交通道口文明劝导” “垃 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环保行动” “保护母亲河——涟水河净滩行动” “温 暖回家路——春运车站学雷锋活动” “晚霞映红曹家村——十送美丽乡村活动” 等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活动 50 多场次,参与志愿者共计 32000 人次。“红马甲” 成为娄底大街小巷一道亮丽风景。
他像一杆旗,携真情于公益事业
从朱鹏涛回娄底筹建慈善志愿者协会开始,便将整个身心投入公益慈善 事业之中,同时将自己的新车开回娄底,由协会作公车使用。那些天,他进机 关、企业、社区、学校、社团游说鼓动,短短 3 个月就发展 128 个团队,登记 志愿者 12000 多人。12 月 5 日,在星星影剧院召开了隆重的成立大会,他从 市主要领导手中接过火红的会旗,也扛起了会长这面大旗。
朱鹏涛不怕麻烦别人,为募集善款四处“厚着脸皮”找政府部门、企业捐 款。他不怕被人麻烦,谁家有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出一份力。
为慈善事业,朱鹏涛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2015 年 2 月 14 日,临近春节, 娄底一中体育馆内,“一团火”的他,组织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和湖南卫视 联合主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别开生面的公益慈善助学活动,主题是“穷娃盼过 年——面对面捐助 100 个乡村贫困学童”。当天从早到晚,爱心市民络绎不绝, 现场捐款 407.84 万元,在全省 9 个专场中名列第一。活动成功举办离不开朱 鹏涛的努力,他守在长沙争取到活动主办权,活动前 1 个月,他在娄底四处活 动争取善款。活动当天,他从早上 7 时开始一直坚持在现场指挥,直到子夜, 将最后一名孩子和陪护老师送上车后,他才疲惫地开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 小车撞到了马路路缘石上……
2022 年 4 月 18 日,朱鹏涛组织的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 2021 年大型公 益慈善志愿服务“十送乡村”活动 , 冒雨如期在双峰县甘棠镇祠堂湾村村部广 场举行。为了组织这场大型活动,前一个月,他就每天带着协会秘书长刘玎四 处奔波,争取了 8 个单位捐助 7 万元,慰问资助 70 个困难村民。这场活动, 共出动 52 台小车、5 台中巴、20 顶帐篷、12 家医院;12 位在职或退休厅级领 导,40 多位市县处级领导,500 多名演员、医务人员、安保人员和其他志愿者, 700 多名镇村工作人员和村民;还有 1200 册图书、400 张价值 11 万元的免费医疗卡。活动的所有环节有条不紊、所有内容一个不漏、所有参与者在雨中都 坚持到最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颖身穿一次性雨衣上台讲话,全国 人大代表、国家二级演员彭祁坚持要穿演出服在雨中演唱《红梅赞》……,这 需要组织者多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啊!然而,他做到了。
一位现场接受捐赠慰问金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双手紧握朱鹏涛的手说:朱会 长,谢谢你们!你们都是拼命三郎,像我们当年上甘岭的战士一样!
无论在何处,做好事几乎成了朱鹏涛的习惯。在暂住北京女儿家的日子里, 不管是在夏日的骄阳下,还是在秋日的萧瑟中,小区内主干道和小区外大道上 总能看到他捡拾狗粪的身影。一位遛狗的大姐无意间见到了,拍照并发朋友圈, 称他是:学习雷锋做好事,北京街头捡狗屎,志愿服务无止境,精神可嘉乐此时。
2022 年,为了纪念邵阳市知青那段难忘的岁月和远逝的青春,由朱鹏涛 个人出资,邀请老知青编辑出版了《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全 书 42.8 万字。2023 年 1 月,又出资编辑了该书的读后感专辑——《流淌在心 中的歌》。他为此出资 2 万多元,表现了浓浓的知青情结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旗帜是方向!朱鹏涛这面旗帜,就是这样 在慈善志愿者队伍的前方高高飘扬!
10 年过去了,在朱鹏涛这杆旗的引领下,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蓬勃发展,活力四射,善行义举好评如潮,已成为娄底市志愿服务一张响亮的名片,成为 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一支重要力量。他领导的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 会先后被评为全市、全省、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省先进社会组织、全省 示范社会组织、全省助残先进集体、全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10 年来,朱鹏涛组织“十进社区(乡村)”大型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活动 56 场, 小型活动 600 余场;各分会自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8000 余次,参与志愿者 24 万余人次;争取社会各界、爱心单位爰心人士捐款(物)28 万多元,资助帮 扶残疾家庭、贫困学子、抗战老兵、失独老人、特困群众等共计 26 万人次; 组织捐助米油、衣被、牛奶等价值 380 多万元、现金 1700 多万元。他本人直 接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达 5600 小时,爱心捐款 4 万余元。
朱鹏涛说:我们是在搭桥 , 搭一座党和政府与底层群众的连心桥;我们是 在修路,修一条连接全社会关爱弱势人群的暖心路。在他这面旗帜的引领下,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为弱势群众“架桥修路”。
朱鹏涛入党 45 年,先后 19 次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 ; 退休 16 年, 退而不休,无私奉献,在慈善志愿服务这条路上,已走过 10 个春秋。先后被 评为全市、全省、全国最美志愿者,娄底好人、湖南好人、中国好人,湖南慈 善奖最具爱心楷模,湖南省百佳最美退休老干部……
朱鹏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公益慈善活动中,像一颗螺丝钉,一头牛,一 杆旗!心中永远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给人以温暖,给人生以绚丽的彩虹!
【尾韵】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简介】陈建湘,男,湖南省邵阳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地球村的邵阳人》(二)作者之一、主编。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陈建湘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赵河澄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在文首关注我)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