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犹如一丝清泉,欢快流湍的小溪,一路愉悦,不再蹉跎;
爱诗:喜欢山川碧玉,花卉草木的姿态,自由奔放,出神入画;
写诗:写出朦胧情感,编织动听的故事,燃烧激情,赞美生命。
胡安之赋
——华林胡氏宗脉颂
作者:胡孝存
一、祖地灵秀·肇基之源
巍巍华林,古韵悠长。重峦叠嶂间,寨堡倚势而立;春暖花开时,杏花吐蕊争娇。平畴绿野,稻浪翻涌;幽篁深处,烟雾缭绕。更有祥凤高栖,清音响彻天际;蛟龙蛰伏,逸韵流转山林。溯我族脉之初,始于洪荒岁月;看这宗枝绵延,光耀千秋万代。此地钟灵毓秀,正是我胡氏瓜瓞绵延的根源所在 。
二、始祖功德·宗脉绵长
遥想上古,圣德熠熠生辉。胡氏一脉,源远流长,世系传承从未断绝。当年胡公受封,开启家族荣耀,千年来血脉延续;自华林立族,历代人才辈出,如美玉般璀璨。祖祖辈辈的恩泽,滋润着子孙后代;庄重肃穆的家风,传播到四面八方。然胡安之公,尤为族中翘楚,其德其行,堪为万世师表。
三、理学宗师·胡安之公
宋淳熙之世,诞此贤良。胡安之公,字淑器,号自斋,师事朱子,深研理学。尝答晦庵之问:“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其言精妙,直探理学堂奥。受聘南轩书院,讲学授业,解惑传经,四方学子,慕名而至。经史疑义,多有著述;言行垂范,德行可观。其学承紫阳之脉,继濂溪之绪,为理学正宗,堪称“下马陵西,紫阳嫡派” 。学者尊为自斋先生,后世立铭颂曰:“嗟我先生,紫阳派只。下马陵西,阿谁拜只。”其思想之光,如日月经天,照亮家族文化传承之路;其道德之风,似江河行地,润泽后世子孙之心田。
四、族裔迁徙·开拓新篇
时光飞逝,胡氏家族的足迹遍布四方。仰望北斗星闪耀,众星宿环绕。胡氏子孙,不惧江河险阻,不畏风雨侵袭,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家族志士,跨越千山万水,胸怀壮志豪情,勇往直前。胡安公之遗风,如明灯指引,激励族人弘祖泽、振宗风。弘扬祖先的恩泽,滋润千秋万代,家族和睦融洽;振兴家族的风范,传播到八方极远之地,德业繁荣昌盛。以忠勇为铠甲,开拓疆土再远也不推辞;用赤诚之心作舟,继承先辈遗志坚定不移。依靠肥沃的土地建造坚固的家园,根基稳固;遵循先辈的遗训传承家风,福泽无穷无尽。在萍邑建立根基,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凭借忠勇之心,赤诚之志,声名远扬。以正道传家,美誉传遍中外;以忠诚报国,英名威震华夏与边疆。先辈们披荆斩棘,终于成就这钟灵毓秀的家园;萍川大地的哺育之恩,我们将永远铭记于心。
五、萍川形胜·人文荟萃
萍川之地,得天独厚,汇聚天地灵气,文脉传承从未断绝。武功山高耸入云,仿佛要托起日月;袁水河奔腾不息,容纳百川浩浩荡荡。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千百年来孕育出无数灵秀之人;云霞灿烂,雾气蒸腾,凝聚着永恒的人文气息。东边临近鄱阳湖,西边靠近洞庭湖,武功山金顶闪耀光辉,这里是理学发展的重要之地。胡安公讲学之南轩书院,弦歌不绝;其传承之理学思想,在此生根发芽,与周敦颐、张栻等先贤遗泽,共同铸就萍川人文之魂。于是,武功山的青翠孕育出无数人文瑰宝;袁水河的波涛承载着永恒的德馨,此地实乃人文汇聚、道德兴盛之乡。
六、治世之道·家国同构
治理天下,关键在于坚守正道。安定国家,决策要精准;奠定根基,谋求发展,需秉持中庸之道,坚守原则。体恤百姓的疾苦,大力推行善政;关注民众的困境,坚守志向不动摇。与百姓同甘共苦,携手共度艰难时刻;怀着赤诚之心,广泛施予恩泽。以无比的决心和努力治理国家,始终坚守初心;明确纲纪,巩固根本,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和谐。胡安公之理学思想,“斋”以修身,“戒”以济世,正是家国同构之道的生动诠释。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政治清明则百姓归心;道义是社会的准则,品德缺失则会留下千古遗憾。这就是家国同构的道理,也是治理天下、安定国家的关键所在。
七、开宗明义·维新致远
展望未来,一切都充满新的希望。秉持至善的信念追逐梦想,如同刚刚启程的马车,前途无限;坚守清廉的品德谋求发展,事业必将日益兴盛。我们将继承胡安公等先祖的美德,开创新的局面;延续先圣的志向,再次铸就辉煌,让家族的事业蒸蒸日上,国家与家族的繁荣永续不断。
八、科技人文·双轨并驱
探索芯片的奥秘,解码未来科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明。智能器械闪耀光辉,编织出强国的发展脉络;文化之光灿烂辉煌,延续着民族的精神根基。胡安公传承的理学智慧,与现代科技人文交相辉映,提醒我们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不忘文化根脉。科技与人文并行发展,传统与创新共同进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家族应有的担当。
九、同心勠力·仁政泽民
汇聚众人之力奋勇前行,共同追逐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树立美好的典范,流传千古,永远怀着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将恩德广泛传播,滋润天下的土地;宏伟的谋略得以施展,开启千年的美好时代。愿与天下志同道合之人,齐心协力,践行仁政,惠及百姓,实现盛世太平,让所有人共享安乐生活。胡安公“肃然警惕”之戒、“湛然纯一”之斋,正为此理想之注脚。
十、华宗永续·世泽长新
伟大的华林胡氏家族!家族的薪火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辉煌的家族荣耀,永远焕发着新的光彩。胡安公传承下来的家族血脉,如同江河奔流不息;其理学精神,与天地日月同辉。祈愿我华林胡氏家族,宗脉绵延不绝,家族荣耀世代相传;国家繁荣昌盛,万代兴盛不衰!
注:胡安之,字淑器、号自斋、宋淳熙甲午年五月初四日辰时生(1174年五月初四),宋淳佑壬子年三月初八日申时殁(1252年),享年78岁。葬萍城凤形。
行:文章垂世,德行可观。袁郡守程公许茸南轩书院,聘宿儒安之先生为诸生讲说。嘗受业朱晦庵先生之门,晦庵嘗问曰:“何谓斋戒?”答曰:“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经史疑义,多所著述。师事朱子,如二程之于濂溪,濂溪之学一传得明道、伊川,明道之学四传得紫阳。其见契紫阳者,南轩也;受业紫阳者,东轩也。譬之宗派,周其祖,二程其祢,朱其冢孙,张其支属,胡其遗派也。後宋有墓铭云:“嗟我先生,紫阳派只。下马陵西,阿谁拜只。”学者称自斋先生,與论推为理学正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