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点评
✤ 臆断皮旦诗歌《少数》的文本密码
□ 童 年
皮旦的这首诗通过极简且包裹着悖论的口语,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恪守本我、醉心孤独、凸显个性、追寻生命极致之光的精神图谱。
诗中“大街”象征主流社会中那些林林总总令人喘不过气来的规训约束机制;而“小街”则暗喻诗人内心渴望的绝美、纯粹、自由、开放的灵魂栖居地。“多余的只能是少数”。稍稍有诗学修养的人都不难看出,此句乃整首诗隐藏着的“诗眼”。“少数”与“多余”貌似一对矛盾,实则充满哲学思辨色彩。诗中的“少数”,指涉当今社会在形而上层面拥有卓尔不群的异质性个体,他们独有的认知和灵魂诉求与主流社会普适性价值观格格不入。这恰恰是该诗最大的看点。“少数”深刻地展现出个体在主流社会中的血性与孤独,引发受众对个体生命存在本质及终极价值诉求的深度思考。
█ 附 皮旦原创作品
✦ 少 数
□ 皮 旦
整条大街只有一个人
他走在大街上
他和这条大街都是多余的
多余的只能是少数
少到只有一个
才是真正的少数
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少到零
这没有必要
零已经不是少数
为了让这个人
从大街上走出来
必然有一条小街也是多余的
这条小街上
现在一个人也没有
专门空在那里等待这个人
我刚走上去
就被小街推了回来
我还没有资格
出现在这条小街上
2024-10-18
❂ 诗人简介:
皮旦,原名支峰,网名皮旦、老头子。垃圾派创立人,写有《垃圾派宣言》,创立崇低思想和垃圾(派)三原则。垃圾(派)三原则是,第一原则:崇低、向下,非灵、非肉;第二原则: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第三原则:粗糙、放浪,方死、方生。皮旦还主张反理念、反现状、反方向。2006年,在乐趣园主办的“1979-2005中国十大杰出诗人暨乐趣园首届十大网络诗人评选”活动中,当选为十大先锋诗人;2020年当选《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2021年获2020·中国独立诗奖。
❂ 点评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