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宋华平题《破界》
宋華平 1954年1月出生于河南確山縣,祖籍山东泰安。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政府參事。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河南省文聯顧問、河南省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鄭州大學書法學院碩士生導師、河南大學书法名譽教授。曾擔任第四界全國青年書法作品展評委會主任、第三、四、五屆中国書法蘭亭獎、全國第八屆、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五屆楹聯書法作品展、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第十一、十二屆、十三屆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等重大展覽的評委。其書法作品曾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精品展,全國第三、 五、六、七、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六屆青年書法篆刻展,中日書法交流展,中新書法交流展,當代著名書法家代表作品展,國際書法作品展等。書法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 中南海、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單位收藏。出版有《宋华平书唐诗百首》(河南美术出版社)、《宋华平书法作品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宋华平作品精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中国文联出版社)、主编《中国书法常用大字典》(四川美术出版社)。有《追求孤高的境界》译文发表。曾獲河南省書法最高獎『龍門獎』金獎(1993年)。曾出訪新加坡、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等國,多次出訪日本並講學、舉辦書法作品展。被《中國書畫報》評為2008年 『中國書畫年度人物』,被《書法報》《書法》雜誌評為2009年 『中國書壇十大年度人物』。 被當代書法網、 中國書法研究院評為2010年『中國書法十大人物』。 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 『中 國書法家協會成立三十周年 「榮譽獎」 及 「貢獻獎」』。 被海 外華文傳媒組織、香港文匯報評為『光耀香江』香港回歸十五周 年大型評選活動『傑出人物獎』。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