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天
文/崔云生(山东)
在这场梅雨过后
久违的太阳又精神抖擞
所有人在阳光里
都抬起了头
有残云天边残留
奋起的北风又将它赶走
所有人在蓝天下
都抬起了头
晴朗的日子
来得艰难索求
趁着这艳阳天
把该晒的晒透
晴朗的日子
更要珍惜存留
就把这艳阳天
挂在眉头心头
诗评
崔云生的《艳阳天》以简洁意象勾勒出希望与哲思的生命图景,全诗通过三重复沓的“抬头”叙事,完成了从自然景象到心灵觉醒的逐层递进:
1. 破局的隐喻:雨霁天晴的双重象征
开篇“梅雨过后/久违的太阳”以气候转折暗喻人生困境的突破。梅雨的绵长潮湿既是自然意象,亦指向生命中压抑晦涩的阶段;而太阳“精神抖擞”的拟人化书写,则赋予希望以主动突围的力量感。残云被北风“赶走”的细节,以动态画面强化破局的畅快,两组自然意象形成“困境-突破”的叙事闭环,暗示光明总在淬炼后降临。
2. “抬头”的复沓:从物理到精神的双重觉醒
三次“都抬起了头”构成情感递进的锚点:首句是久雨逢晴的本能欣喜,次句是挣脱阴霾的主动舒展,末句则升华为对光明的珍视与铭记。“抬头”动作从生理反应(仰望阳光)转化为精神姿态(拥抱希望),人群的集体性书写,让个体体验升华为普遍的生命哲思——当困境退散,人应当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生?诗中以“抬头”作答,既是对苦难的释然,亦是对当下的郑重。
3. “晒透”与“存留”:活在当下的生存智慧
“把该晒的晒透”以生活化场景传递治愈哲学:潮湿的不仅是衣物,更是积压心底的阴郁,阳光在此成为疗愈的介质,强调直面过去、晾晒心事的必要性。而“挂在眉头心头”则将瞬间的晴朗永恒化,以通感手法(视觉印象转化为心灵印记)点明珍惜当下的真谛——美好易逝,唯有将其镌刻于心,方能在未来的风雨中支取力量。
诗艺亮点:
- 节奏的层递性:两节诗以“有残云”的转折形成情绪跌宕,末段“晒透”与“存留”的对比,在复沓中见变化,宛如音乐的变奏曲。
- 意象的日常性:北风、残云、晾晒等意象皆取自生活,却在淬炼中承载深刻哲思,体现“从烟火中来,到灵魂里去”的创作智慧。
全诗以晴朗喻指生命的高光时刻,既歌颂破局的勇气,亦提醒珍视当下的智慧,如同在心灵画布上泼洒一道明丽的光,让读者在诗行中看见:真正的艳阳天,不仅是外界的晴朗,更是内心对希望的永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