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上那些事
侯俊英
那年,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天班,那可真叫个忙啊!节前节后的活儿都凑一块了。对桌远去北京还没有回来,只有我老太太亲自出马上阵了。工作上的事可不能怠慢,什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积极向上,可是这么多年来的众人评说,咱可别辜负了大家的捧场和信任啊。
八点刚到办公室,就接到县卫生局通知,三百二十九本继续教育教材到位,需要派车派人去领。这可是花了钱的,业务人员人手一册,职称评审急着用,不能耽误啊。我急忙到院办领了出车证,再打电话通知了司机。心想别叫帮忙的了,人多添乱,再说了大家都在忙手头上积攒的工作。坐上车,疾驰而去。卫生局传达室那位老大爷,和规定叫上劲儿了,强制我去楼上人事科摁”手印”否则不让进门。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咋和杨白劳卖喜儿一样啊,签字画押的。我一边和老人开着玩笑,一边急匆匆跑到三楼人事科。签完字把教材装上车,打道回单位。
途中又接到县工会电话,说推荐老板县劳模的材料还没上报。只好拐弯去了县工会定点的打印部,因为上次就是在那里打印的材料。打印部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排到了我。调出表来仔细查找,就是找不到我老板的名字。我的天哪,没存盘。我无语了,急得汗都下来了。着急没用啊,重新打一份吧,幸亏老板的基本情况还记在我脑子里。打印部的小美女,抓耳挠腮、手眼并用的和我一起玩儿忙碌。样表打出来了,我屁颠屁颠地跑到县工会审核,领导说可以了。又屁颠屁颠地回到打印部印表、复印、粘贴,终于大功告成。低头看一下表:十一点十五分,离下班还有十五分钟。马不停蹄地回到单位,盖上工会的章和院办的章,贴好了照片,总算交了差。忙得气儿还没缓过来,分管领导又让我从电脑里调出什么“社区服务”的表格,下午填好上报。下午上报慌什么,先把继续教育教材书从车上卸下来再说吧。回到帅位,十一点五十六,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啊。下班时间到了,人还没离开办公室呢,院里通知又来了:晚上十八点加班,进行新建六十户的高层楼房量化评分。报名购房的一百七十九户之多,那不得又要忙到夜里十二点啊,累得就要崩溃了。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刚有些眉目,卫生局又催着设岗报表。本来是对桌领会的精神,可她有急事外出,这活儿又砸在我手里了。上级催得紧,我只好加班加点了。先从邮箱里下载文件和表格,再把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浏览一遍,分别把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统计出来。基础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分门别类地上表吧。乖乖,这表格密密麻麻的,看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上下左右、大于小于等于、百分比例等。我晕!一项两项三项......十几项。还有二比四比六等等。电子表格虽然不是第一次填报,但也没见过这么复杂的。填完了一表,又填完二表,三表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关。脑子嗡嗡作响,手脚也忙乱了。没办法,求师帮忙吧。多亏临科的高技师,人家不愧是学计算机的科班出身,把说明看了一遍,几乘几等于几,三下五除二就算出来了。经高技师一点拨,我茅塞顿开,大彻大悟了。说好的下班前报表,但不到四点就完美收官。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
今天又忙碌了一整天,重点任务是办公室搬迁。八点刚到办公室,就接到院总务科通知,搬家。由门诊三楼搬到医技四楼,高升了啊。说起来真有意思,大多数人喜新厌旧,可我总是留恋久住的地方,毕竟在门诊三楼工作了二十五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大好的青春年华,二十五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咸全都投入挥洒在此。人都是有感情的,那么熟悉的工作环境,熟悉的小樊主任、小韩科长、M主任等;还有小美女薰衣草、玻璃人、荷塘月色。这么多年的同事好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互帮互助,从没红过脸。可谓同志友谊深,亲如兄弟和姐妹。搬完家才弄明白,真庆幸啊。办公空间大了不说,这些临科的姐妹还是紧挨着。真的很不错,新粉饰的办公室窗明几净,还装了空调和新的电脑。并且远离了门诊的嘈杂和救护车“笛勾......笛勾”的鸣叫声,平添了几分清净。
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
作者简介:侯俊英,退休医务工作者,茌平作协会员。若干作品发表于《茌平文苑》,多次被评为“优秀作者”“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