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续渔歌·木兰花
中年多办收身具。投老归来无著处。四肢安稳一渔舟,只许樵青相伴去。〇沧洲大胜黄尘路。万顷月波难滓污。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
〇此词编年同上篇,疑亦作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秋。按,此与上篇曲调相同,又编次相接,语意似亦有关联。其上片乃言中年之时应多置办退隐之生活设施,否则老来即无处安身。下片“沧洲”指水畔隐居之地,当指太湖附近,自谓终将以此地为归宿,勿因目前之暂去,遂谓吴下之蒓羮鲈鲙留我不住也。此或亦离苏州赴京之前向所恋之吴女剖明心迹。特上篇旨在表白终不相弃,此则申述己之赴京续职,实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尔。
〇续渔歌:《庆湖遗老诗集》卷一有《渔歌》,自序曰:甲子十一月,张谋父、陈传道、王子立会于彭城东禅佛祠,分“渔樵农牧”四题以代酒令。余赋《渔歌》。盖神宗元丰七年(1084)在徐州(今属江苏)宝丰监任钱官时所作。《歌》曰:严公桐江上,吕父清渭滨。出处两能事,寥寥乎若人,拥蓑芘笠吴侬子,身偶一竿生寄水。侯庖富馔羮鲥鲈,寸鬛分鳞辱刀机。吾将一钓悬十犍,笑倚扶桑不计年。鲲鲸怀饵脱相得,坐使东南饫食鲜。此词作年在诗后,故曰“续”也。
又,唐·张志和有《渔歌》五首,附见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其一曰: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二曰: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其三曰: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反着荷衣不叹穷。其四曰: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泊渔舟不觉寒。其五曰: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以贺铸所“续”为此《渔歌》,亦自可通。
〇收身:将自身收归己有,谓休官归隐。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曰:收身归关东,期不到死迷。
〇投老归来无著处:苏轼《豆粥》诗曰: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投老:告老。唐·牟融《处厚游杭作诗寄之》曰: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〇四肢安稳:唐·卢仝《客淮南病》诗曰:且喜闭门无俗物,四肢安稳一张床。
一渔舟:宋·徐铉《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诗曰: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
〇樵青:唐·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曰:肃宗尝锡奴婢各一,玄真配為夫妻,名夫曰“漁僮”,妻曰“樵青”。人問其故,曰:渔僮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