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樱桃
文/曾小蓉
疑似珍珠挂玉梢,凝脂玛瑙露朝朝。
落盘点点千滴泪,红雨一场春末凋。
网络点评
这首七绝《樱桃》由曾小蓉创作,以樱桃为意象,通过精巧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樱桃的晶莹剔透与春末凋零的凄美意境。以下逐句赏析:
“疑似珍珠挂玉梢”
开篇以“珍珠”“玉梢”比喻樱桃的圆润光洁与枝干的素雅,凸显其珍贵。珍珠的莹白与后文“红雨”形成色彩对比,暗含时光流转的张力。
*“玉梢”*一词呼应了王福才诗中“紫玉千枝点碧株”的典雅意象。
“凝脂玛瑙露暮朝”
“凝脂”形容樱桃果肉的细腻,“玛瑙”则强调其红艳透亮的质感,与“珍珠”共同构建视觉与触觉的双重美感。
类似比喻见于其他樱桃诗作,如“红似凝脂玛瑙珠”、“色似玛瑙,红艳光洁”,可见樱桃在古典审美中的经典表现手法。
“落盘点点千滴泪”
由静转动,樱桃落盘如泪滴,拟人化处理赋予其哀婉情调。“千滴泪”暗喻春末繁华将尽的伤感,与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的意象异曲同工。
此句与“赤雨颗颗化冻容”、“红雨一场”形成意象叠加,强化了樱桃作为“春末凋零”象征的悲剧美。
“红雨一场春末凋”
末句以“红雨”收束全诗,既描摹樱桃凋落如雨的动态画面,又点明时令——春末夏初的交替之际,与“人间五月最销魂”的时令感慨相映成趣。
*“凋”*字凝练,与“繁华凋谢归正果”的哲思遥相呼应,透露出对生命短暂的咏叹。
整体特色
意象选择:珍珠、玛瑙、红雨等意象群,兼具富贵气与自然美,符合樱桃“水果中的钻石”的定位。
情感层次:从初见时的惊艳(珍珠玛瑙)到凋零的怅惘(千滴泪、红雨),形成跌宕的情感曲线。
时令隐喻:紧扣春末夏初的节点,与搜索中多首樱桃诗词的时令主题一致,体现樱桃作为夏季风物的典型性。
此诗虽短,但融咏物、抒情、时令于一体,堪称樱桃题材的佳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