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希望的信号
桐城吴汝纶公学903班 余美惠
指导教师 魏兴付
青春,是刻在年轮里的风华正茂,也是烙在心底的永恒印记。它终会随岁月流逝,但那些鲜活的记忆,会永远在生命里熠熠生辉。
如今,我的初中三年即将毕业,我的身高外貌以及学识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或许未来会淡忘某张试卷的答案、某篇作文的词句,但这段旅程早已化作生命的养分,在岁里默默滋养着我一直向前。
眼看着离我们安徽中考倒计时仅剩45天,若说现在九年级学生还是平常心,个人认为有点不现实了,就在前几天我们九年级组织拍毕业照,班主任魏老师和颜悦色地说:“我可是完完整整带了你们三年!”,当毕业合影的瞬间,我才意识到,就要毕业了。而这位年近花甲的魏老师已与我们相伴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这三年我们从青涩走向从容,同时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他始终如灯塔般照亮我的征途,让我相信,若没有他一路托举,我或许早已在挫败中迷失方向。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八年级下学期那次期末考试,考场上,我的笔尖在试卷上颤抖,我心中万分紧张,因为我知道这次期末考试既是对八年级的总结更是奔赴九年级的战鼓。当时考完就放假,随着一场接一场进展,最后一场的气氛也洋溢着回家的喜悦!“停笔,收卷”考场上老师洪亮的声音响起,我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家 。
两天过后的清晨,阳光爬上枕畔。睡眼惺忪中摸到手机,赫然看见班主任魏老师数十条未读消息。清晨,“完了……完了,肯定是我这次考得太差了,他来找我兴师问罪来了”心跳逐渐加快,颤抖的手按向界面,魏老师发来的大拇指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接着就是他充满自豪与期待的语音。我万分震惊听着老师的话语,我也下定决心不能让他失望 。
快乐的寒假转瞬即逝如春风拂面,一下就散了。转眼间,我踏上返校开学之旅。
寒假的自律,让我在入学考中崭露头角,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的崛起使得其他学子开始奋勇向前。而与他们近乎完美的调整以及学习的节奏与进步,我的成绩如灿烂星空中的一颗星。后来在一个月后的月考中,倍受期待的我一跃从年级第一的宝座跌落下去。那一次, 崩溃与伤心如决堤的河流向我袭来。
出成绩的那个傍晚。我与魏老师不敢对视,老师主动找我谈心,安慰我不安的情绪,我认为自己辜负不起魏老师的厚望,而他却坚信我一定能破茧重生。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迷茫的困境中。魏老师一步步地将我引回正轨。 在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后,在班级召开家长会时,魏老师既抒发了对我的期望又盼望着我能在下次复业考中取得好成绩。这段话如兴奋剂般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催我奋进。
它激励着我在漫长的暑假中与奋斗作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复业考中,我脱颖而出,赢得大家的点赞!
风筝若没有掌线人的控制,是飞不高,也飞不远的,正如千里马若未遇见伯乐是发挥不出它的天赋的。 诗人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中这样写道:“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还能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就能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而我的天线,始终接收着一位师长传递的希望。那些鼓励与信任,早已刻进我青春的骨血,让岁月沉香,让未来可期。
【简评】本文系近日903班语文二轮导向总复习模考试卷的考场优文,小作者善于联系初中阶段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实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充实,行文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班主任老师的感恩之情!自拟文题新颖,文尾升华主旨,意义突出。
作者简介:余美惠,女,16岁,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903班学生,系班级学习委员。该生品学兼优,乐学上进,全面发展,获市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她尤喜爱阅读与写作,曾有多篇优文被推荐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