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佛寺的传说
于英克
从临清市刘垓子镇政府驻地往西南走2公里。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做白佛寺村。这个村子民风淳朴,房舍俨然。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非常美满幸福。据说在很早之前,这里的确有一座寺庙。重檐殿顶,气势恢宏。庙里边有一尊汉白玉的佛像。世代受到人们的香火供奉,据说这里边还有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呢。
据说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当来到聊城和临清交界的地方。那匹马突然停下不走了,用前蹄不停的刨土。书生于是就甩鞍离镫下了马。他发现被马蹄子刨过的土松动起来。他就用手去扒,这一扒不要紧,竟然从里边扒出一个蓝布包袱。打开包袱,里边有一个非常精致的汉白玉的佛像。到底儿是谁埋到这儿的?他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站在那儿发愣,忽然对面来了一伙公差,不由分说就把他带到衙门里边儿。
在公堂之上,州官声色俱厉的问他:“你这个人为什么要偷盗寺里的佛像”?书生吓得面色如土,战战兢兢。他说:“我是进京赶考的,从来没进过什么寺庙,更没有去偷盗佛像啊。这是我的马刨出来的”。州官说:“你大胆!再敢胡说,就大刑伺候。就在昨天晚上,白佛寺里发现了强盗。是他们没有及时转移赃物。你和那个土匪是一伙儿的?看着周围没人。再起出来,转移到别处。相你这种人,我们见的太多了,像你们这种冥顽不化之人,不动大刑,量也不招”。于是,这个州官命人把书生拖下去,要重打八十大板。如果真的打下去,这个书生恐怕就要废了。就在这紧要关头,白佛寺的方丈带领大小僧众来到公堂。告诉州官,这个书生确实是冤枉的。偷盗财物的强盗已经在邻县落网,供出了实情。不日将会被押解到临清。一切真相大白,书生被当堂释放。
由于这场官司,书生大脑受到了惊吓,再加上这几天鞍马劳顿就病倒了。老方丈总觉得这件事情对不住书生,于是就把他安置到自己的庙里调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老方丈和书生就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佛经,共同探讨为人处世之道。身体复原之后,书生要进京赶考。临别时,他对方丈千恩万谢。他说,等自己金榜得中时,一定回来重修庙宇,再度金身。
果不其然。经过了层层闯关,书生终于考中了头名状元。紧接着,他又被当朝宰相招为乘龙快婿。皇榜高中,洞房花烛。当然他是喜不自胜。
但是书生一定要话付前言,兑现临行时的承诺。这一天,他带领全副仪仗,所有随从回乡祭祖,专程赶到了白佛寺。自己出资,对寺里寺外进行了统一的修整,又重新塑起了佛像。庙里庙外,重檐殿顶,金碧辉煌,气势颇为壮观。老方丈自然是感慨涕零,对这个落魄书生千恩万谢。临走时手拉着手,说了很多的贴心话。送的,一直送到望不到人影为止。
这虽然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传说故事,但是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崇敬。
白佛寺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不幸的是,在破四旧的时候儿啊,被拆除了,那尊佛像也被砸掉了头颅。幸亏有细心的百姓把那尊佛像深埋在地下保存起来。又找人重新进行了拼装。完整的修补起来和以前的佛像一模一样。
事过境迁,尽管这个村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盖起了许多的新房,也对街道进行了重新规划、修整。但是,白佛寺的那片空地却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村民们都希望那座庙宇能够重新建起来。重新香火鼎盛。能够保佑一方百姓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