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 柘 寺 赋
池国芳
京西有古刹,名曰潭柘。背倚宝珠,襟抱九峰①;坐北朝南,气象峥嵘。千年梵音,萦绕幽谷;万壑松风,涤荡尘心。余尝游此,感其史迹浩渺,文脉绵长,遂仿东坡赤壁之韵,作赋以记。
一、溯史渊薮,承天立极。
若夫寺肇西晋②,名始嘉福③。华严禅师④,乘龙云游,见九峰列阵,柘树参天,乃辟净土,降伏黑龙⑤。唐武灭佛,寺几倾颓;后唐从实⑥,再振梵宫。明清鼎盛,康熙赐名⑦,岫云禅寺,煌煌皇家气象。谚云:“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⑧。”千年沧桑,佛光永驻;百代兴衰,法雨长存。
二、观其形胜,揽胜山川。
尔其宝珠峰下,九峰环护⑨,如九龙盘踞,拱卫佛门。回龙、虎踞、日、紫翠,峰名皆寓祥瑞⑩。寺周林壑尤美,春樱夏竹,秋枫冬雪。更有帝王银杏⑪,冠盖擎天,金叶蔽日,乾隆曾驻,赐号“帝王”。二乔玉兰⑫,紫白双色,御赐奇珍,冠绝京师。
三、探幽访胜,殿宇森然。
至若天王殿前,宝锅⑬悬世,粥香无尽,救民饥馑;龙王廊下,石鱼⑭天降,五音和鸣,祈雨祛疾。大雄宝殿,重檐庑顶,佛祖金身,罗汉肃立。鸱吻⑮锁链,康熙敕造,镇守屋脊,永缚孽龙。塔林碑碣,铭刻浮生;禅房花木,暗藏玄机。
四、文脉流芳,传说瑰奇。
昔有白和尚⑯,云游四海,景德镇取瓷,碗底题名,仙踪难觅;活佛布道⑰,洞中驯虎,济世施药,香火鼎盛。刘伯温借粮,智对禅机⑱,“水淹北京”对“火烧潭柘”,化险为夷。传说如星,缀于史册;神话若泉,润泽人心。
五、文旅交融,盛世新颜。
今之潭柘,古韵新辉。武警巡护,文物安然⑲;银杏玉兰,游人如织。山门纳客,钟鼓传声;禅茶一味,静悟菩提。农家院落,民俗风情;红叶漫山,诗画天成。昔为皇家禁地,今成百姓乐园。
逝者如斯,千载一瞬;古刹新颜,盛世永存。佛曰无常,而寺恒在;世道纷纭,而心可栖。登高远眺,云山苍苍;俯首低吟,流水汤汤。愿此灵境,永续华章!
注释
① 九峰:潭柘寺周围九座山峰,形如马蹄环抱,名回龙、虎踞、捧日等。
② 西晋: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初名嘉福寺。
③ 嘉福:潭柘寺最早名称。
④ 华严禅师:唐代高僧,主持重建潭柘寺,降伏黑龙。
⑤ 黑龙:传说中被华严禅师降伏,化为鸱吻镇守大雄宝殿。
⑥ 从实:五代后唐禅宗高僧,复兴潭柘寺。
⑦ 康熙赐名:清康熙帝赐名“岫云禅寺”。
⑧ 先有潭柘寺:民间俗谚,因寺早于北京城建城。
⑨ 九峰环护:寺周九座山峰形成天然屏障,风水极佳。
⑩ 峰名祥瑞:九峰名如“回龙”“虎踞”寓意吉祥。
⑪ 帝王银杏:寺内千年古树,乾隆赐名。
⑫ 二乔玉兰:明代御赐花木,紫白双色,北京罕见。
⑬ 宝锅:天王殿前铜锅,传说煮粥不尽。
⑭ 石鱼:龙王殿前宝物,敲击可祈雨祛病。
⑮ 鸱吻(chī wěn):屋脊神兽,传说为黑龙所化。
⑯ 白和尚:传说中神仙化身的僧人,取景德镇瓷碗。
⑰ 活佛布道:清代疯僧驯虎济世的故事。
⑱ 刘伯温借粮:明初传说,智对禅机化解灾祸。
⑲ 武警巡护:因珍贵文物,寺有武警值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