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旅美画家马欣乐奔马图》(平水仄起)
文/潘龙华
远近驰奔踏重冰,
万蹄狂卷雪烟升;
丹青最解嘶鸣意,
半在云乡半踯腾。
芸窗四月读龙马,笔端奔雷破春烟。 今翻出老友书法家汤正俭兄主持策划的马欣乐画展专版报纸,上图为马先生丈二巨幅作品《驰骋万里傲风雪》,曾出现在北京APEC国际会议主席大厅。配文为黄胄夫人郑闻慧的《我心目中的马欣乐》。又联想起笔者爱涂诗句,收藏书画,马欣乐先生闻之,曾欣然为余题词:《诗画怡情》。此情此景,让人心潮澎湃,诗情难抑,作七绝一首也。
说起马欣乐先生,为著名的旅美画家、鉴赏家。17岁即跟大画家黄胄学画,并遵从恩师建议,攻读大学英语专业,获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双硕士学位。90年代赴美留学并任教多年,曾师从纽约收藏家王己千学习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常年致力于专业创作及中西文化交流。画马尤为业内称道。
1999年应美国克林顿总统夫妇之邀,绘制巨幅作品《驰骋风雪图》。
2016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之托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创作《九骏神驰图》作为国礼为英国女王九十大寿献礼。
马欣乐亦是美国大卫-洛克菲勒的生前好友,他俩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情谊。马先生还成为大卫晚年唯一的一位中国艺术家朋友,并受邀担任美国洛克菲勒家族艺术基金会的高级顾问。他的国画作品《龙马精神,万世不摧》,是在其家族艺术基金会之外,大卫个人生前唯一收藏的一幅现代中国画作品。大卫在2011年购得此幅作品后,将它悬挂在客厅里的壁炉之上,与两侧的雷诺阿和毕加索的作品同室相邻,相映生辉。
马先生还曾十年磨一剑,于2020年,精心完成一幅高一米,长六十米的国画巨制《大唐盛景图卷》。大画气势恢宏,设色富丽,描绘了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东西两市的瑰丽场景。全卷1500个唐代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带领观众穿越千年,移步大唐盛景,出入海市蜃楼中。
《大唐盛景图卷》得到了中国美术界“四大夫人”的联袂力推。卷首由李可染夫人邹佩珠题名,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黄胄夫人郑闻慧、谢稚柳夫人陈佩秋共同题跋。这是国画巨制的一大艺术亮点,殊为难得,也使画卷更富艺术价值和难以替代的历史意义。
我鐘爱马欣乐先生的骏马图,作品中常常展现群马竞发的雄浑图景。气势恢宏,场面壮阔。如立黄河观潮,天水飞泻,激越跳荡,桀骜不驯,驰骤无常。画面中马群疏密错落如兵法布阵,墨色互融似交响乐章,既有整体排山倒海之势,又见个体顾盼生姿之妙,将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的豪情化为可视的纸上风暴。
在似近忽远的万蹄“嗒嗒”声中,总让余精神陡增,思接千载。不由自主吟起昌谷诗:“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稼轩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杜工部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马欣乐笔下骏马堪称当代水墨艺术的巅峰之作,既有传统笔墨的筋骨,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磅礴气象。他继承徐悲鸿“以形写神”的理念与黄胄速写意笔的灵动,更以群马为媒介,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推向新的高度。
画家以水墨为旗,让群马化作民族奋进的图腾,在笔墨纵横间抒发中华文化复兴的壮美。
难怪大画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称马欣乐为徐悲鸿之后画马第一人,并在读欣乐画马有感一文中,还深情写道:我仿佛又返回到半个多世纪前,再次看到了悲鸿在伏案作画,他弓起身子在用泼墨挥写着奔马那飘动的鬃毛和尾巴……
2025.4.29.于德韻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