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祖先奋斗过的足迹探访“沾化黄县丁氏当铺”遗址
——山东“黄县丁氏”、“丁百万”后裔18世丁士伟先生赴沾化探亲纪实
2025年4月20号,山东省内丁氏宗亲在沾化县相聚一堂,寻根问祖,共叙亲情,沾化丁氏21世丁国勇与黄县丁氏(丁百万后裔)18世丁士伟取得联系,相见恨晚。
据悉,丁百万,丁氏家族的绰号,丁氏家族系当铺世家,当铺、钱庄遍及全国11个省市,全国当铺大约3000余家,资产折合白银5400万两,相传等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山东首富,绰号“丁百万”因此得名。
鼎盛时期,从烟台黄县到京城,各县当铺都是丁家产业,丁家人赴京办事从不用住宾馆。
其中,现存的“沾化黄县丁氏当铺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境内,古城镇是沾化县的老县城,距今大约700余年历史。沾化黄县丁氏当铺遗址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期间能得以保存而不被破坏,得益于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商业设施不再仅仅是盈利的场所,而是化身为守护解放军生命的堡垒。丁家当铺和钱庄,连同当时在沾化县的粮店、中药店、中医院(堂号),纷纷投入到抢救解放战争伤病员的行动中。
据悉,黄县丁氏与沾化丁氏同出一门,双方家谱记载,同称明初朱元璋时期,“吾祖兴者,明保元璋,战功赫赫,封卫百户,余者曰藏马山南、曰日照、曰潍县、曰沾化……”
明清两朝,山东丁氏“耕读传家、以仕养商”,创造出了“山东首富丁百万”,现存“龙口博物馆”为丁家产业之一、潍坊“十笏园”,也是丁家产业之一。
山东沾化丁氏明清两朝共出进士6名,其中以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丁汝夔、万历年间工部尚书丁懋逊为主,沾化丁氏是滨州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之一。
如今,黄县与沾化丁氏后人,齐聚沾化古城,徜徉于“沾化黄县丁氏当铺遗址”之中,感受来自与清朝时期“山东首富”辉煌业绩。
下午,在沾化丁氏家族代表丁国勇、丁福林、丁培选、丁树柱、丁德臣等陪同下,丁士伟先生参观了,古城镇文庙中的“乡贤祠”,瞻仰“兵部尚书丁汝夔”雕像……
丁士伟会长的精神令人钦佩。他对家族历史的执着追寻,展现出的是对先辈的敬重与感恩,是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家族的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激励后人前行的力量源泉。而他对沾化古文化遗迹的记录与宣扬,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沾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唤起了人们对古遗迹保护的重视。
在当今时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古文化遗迹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的风险。丁士伟会长的行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古遗迹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他所弘扬的家族精神和古文化遗迹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也值得我们共同珍视与传承。
相信在丁士伟会长这样的传承者和守护者的努力下,龙口丁百万家族的光荣历史将永远闪耀,沾化县的古文化遗迹也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继续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故事。
追寻祖先的足迹,膜拜先祖的辉煌,当下山东丁氏应该团结起来,继承中华丁氏之优良传统,发扬中华丁氏之“保国、齐家、治学”之思想。以励后坤!丁士伟先生如是说……
供稿:丁国勇
照片:丁士伟 丁树柱
2025年4月25日
编辑:丁永哲
沾化的古文化遗迹
名宦祠(乡贤祠)








大成门



魁星楼景区

沾化民俗馆




古城镇黄县丁氏当铺








民众鼓书院

墨砚书法艺术交流会社



江西丁氏族谱文化研究会、赣州丁氏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丁国兴,作于赣南师范大学蓉江校区天伦山寓所2025.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