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斯氏族抗日英雄——斯品山》(现代诗)原创/浙江省东阳市斯光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彪炳千秋的史诗。
斯氏族抗日英雄——斯品山忠于祖国,忠于民族,是“民族脊梁”!在战争结束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始终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默默地坚守着那段浸满鲜血与烈火的记忆。他从不以功自居,从不自傲自满,而是以朴实无华却坚定不移的姿态,将深沉的爱国之情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斯氏族抗日英雄——斯品山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现在美西方亡我之心不死,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意识形态上对我国进行封锁、制裁、渗透,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一切保家卫国战争。今特写《斯氏族抗日英雄——斯品山》的事迹,就是要我们铭记历史的沉重教训,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题记
在斯氏族1800年历史的长河中,斯品山,他如一颗璀璨之星。
十四岁,懵懂少年踏入那军统的警校之门。
余逊斋引领你走向一片未知的风云,
命运的丝线就此开始编织传奇的花纹。
他在警校中成长,教官叶灿的喜爱,
宛如星光洒落在成长的道路。
兵器知识、格斗技巧,一一在身。
而后,顺应家族的召唤,步入兵役之轮。
借那复杂的人际关系,进入三战区特务连,
像是一颗螺丝钉嵌入抗战的巨磐。
张爱萍来到金华,统战工作拉开大幕,
他奔波忙碌,身影穿梭于多地之间。
运送武器,那是勇敢者的任务,
他亲自押送,从军械所到义亭车站。
每一步都充满风险,每一刻都无比决然,
国共合作的篇章,有你书写的一段。
义乌营兴起,他投身其中,为了革命的前沿。
战火纷飞之处,便是你的战场,
富阳一战,激烈异常。
日军的毒气弹、炮弹肆虐嚣张。
他和战友们迂回出击,毫不畏缩,
虽伤亡惨重,但热血从未干涸。
凤凰山之战,虽败犹荣,
那雪夜的偷袭,是伤痛也是警钟。
兵败后的抉择,充满艰难险阻,
他想返回义乌西乡,重聚力量。
虽遇重重阻拦,却未失心中希望,
逃脱被缴械的命运,继续奔赴理想。
营救吴山民,他全力以赴,
传递消息,奔走各方。
向戴笠陈情,向高层求谅,
终于,正义的光辉照耀在他身上。
他的家,成为抗日的堡垒,
首脑机关在此,领导们安然入睡。
日寇的扫荡,带来无尽的焚毁,
但他的意志,像钢铁般坚强。
捐助稻谷万斤,慷慨之举令人钦佩,
营救地下党员,不顾自身安危。
赫赫战功在身,却低调如尘灰,
拒绝出山任职,只愿田园作陪。
斯品山啊,他的名字应永远刻入史碑,
毁家纾难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
抗日的英雄,民族的脊梁,
他的故事,在岁月里永远流淌不褪。
(二)《赞斯氏族抗日英雄——斯品山》
君不闻斯氏品山者,英名熠熠耀史章。
幼入警校意气扬,师从叶灿习刚强。
彼斯品山,年少志昂。
时逢乱世,世事无常。
归乡应役,入于三疆。
统战之事,奔走奔忙。
富阳之战,血火交光。
毒气炮火,敌机轰翔。
义乌儿郎,奋勇驱狼。
品山英勇,迂回击猖。
虽遭兵败,心向故乡。
计脱拘缚,暗夜潜藏。
营救志士,情义满腔。
送信戴笠,救友危亡。
日寇来侵,家园罹殃。
自家为府,党政有房。
虽经三毁,焦土残梁。
毁家纾难,义举昭彰。
稻谷万斤,助我武装。
营救同志,仁德无量。
赫赫之功,不事声张。
邀其出仕,愿为农桑。
斯品山兮,英雄堂堂。
一生磊落,浩气洋洋。
后世之人,永志难忘。
其德其行,山高水长。
(三)《赞斯氏族抗日英雄——斯品山》
年少从戎意慨慷,投身警校训刚强。
教官偏爱传诸艺,世事纷纭返故乡。
统战奔忙心血注,枪支押送勇担当。
义乌营内探消息,赤胆忠心卫梓桑。
富阳激战硝烟漫,救友迂回意气昂。
虽遇败军临困厄,机灵脱走计无双。
解危救难倾全力,吴县贤才免祸殃。
情报远传千里路,翻山越岭意轩昂。
家园三毁仇倭虏,犹助游击谷万仓。
营救忠良存大义,毁家纾难史流芳。
功成不恋荣华事,愿作耕夫守本常。
斯氏英雄名不朽,千秋浩气永传扬。
2025年4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