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五彩山村(二)
——花样垛庄诗满山之五
黄瑞霖

西车厢
西车厢是垛庄镇五彩山村中的一村,它在垛庄镇的深山中,在百丈崖水库的上游,下游便是西巴漏河,再下游便是绣源河,最后流进了小清河入海。据《章丘地名志》记载,村子建于一块车厢状的地块以西,故名西车厢。
西车厢是群山环抱,绿水缠绕的小山村。村口有牡丹泉和凤凰泉,二泉合流形成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围绕着西车厢流淌着。
西车厢不但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小山村,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小山村。且不说村里那些古碑、古庙、古树、古井、古祠堂记载的那些古事迹,单就村口牡丹泉旁盛开的那棵鲜艳夺目的牡丹花的美丽传说,听后,就令人感慨陶醉:——
传说,武则天骄横跋扈,唯我是从,唯我独尊,生活奢靡。有一年冬天,武则天心血来潮,写下诏令“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不敢怠慢,立刻颁旨。次日凌晨,皇宫花园里的百花皆开,只有牡丹傲骨不开,独不奉诏。武则天看后大怒,下令用急火来烧牡丹,牡丹花叶全部烧掉,只剩下铁骨铮铮的枝干。其中一株名叫“火炼金丹”的牡丹仙子,一气之下,不辞而别,离开皇宫,走上了不归之路。她驾上一片祥云,离开八百里秦川,途经中原,跨过黄河,来到泰山北端上空。定睛往云下一看,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山清水秀,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莺歌燕舞,好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就是章丘垛庄的西车厢村。小村的旁边有一方清泉,叫凉水泉。泉水汩汩而出,清泉甘冽,永不干涸,牡丹便在这里的泉边隐居了下来。从此,在任何牡丹园里再没有见过“火炼金丹”的影子。
第二年春,清明过后,牡丹从泉边的奇石旁破土而出,不久绿叶托着红花,顶着露珠开放了,花儿映在泉中,宛如窈窕淑女在泉边梳妆,妩媚风韵。小村人虽不多,但民风纯朴,勤劳善良,人们因能观赏到如此艳丽的牡丹花而自豪,谁也不采一朵花,不摘一片叶,百般呵护,牡丹成为当地村民的荣耀。有人在泉边立下石碑,上书: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神州好物华。疑是天宫仙女作,千姿万态破朝霞。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嫦娥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不恋京城恋清泉。
有一年,一有权有势的富贵豪绅来到这里,见牡丹美丽娇艳,于是要将牡丹移到自己豪宅的花园里。小村里的人都出来阻拦,但没有斗过豪绅的众多家丁和打手,富豪硬把牡丹强移走了。村里人都心疼的流泪,但富豪移走了牡丹的根,却动不了牡丹的心。一年以后,牡丹又从泉边的土里钻了出来,花儿更加艳丽,更招人喜爱。后来又有人来移了几次,都没有移成功。牡丹还是顽强地相伴在泉边,成为西车厢村的一景。由此演绎出牡丹仙子不恋京城、不畏权势,恋西车厢清泉的一段美丽传说。
牡丹精神
火炼金丹有傲骨,抗旨不遵离京城。
车厢泉边来安身,村民热情齐欢迎。
历经磨难性难改,不畏权势抗豪绅。
牡丹精神应发扬,莫学奴颜媚骨人。

山清水秀西车厢
滨水廊道通何方?山清水秀西车厢。
凤凰牡丹泉水流,流成小河绕村唱。
村童戏水闹翻天,姑娘浣纱歌声扬。
小桥流水有人家,泉水人家花芬芳。
层层梯田入云端,座座果园飘果香。
古树参天鸟鸣涧,水帘洞景更壮观。
山河湖泉花仙境,游客留恋不愿返。


题照
凤凰牡丹姊妹泉,泉水绕村流山涧。
锦鱼水中往来游,泉边众花争斗艳。

再题照
墙外泉水潺潺流,夏日山村静幽幽。
泉边丛树遮烈日,村妇洗衣当午休。
注:凤凰泉、牡丹泉、水帘洞、百年梯田、滨水廊道等是该区的景点。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