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精神 奋斗品格 挚爱情怀———《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史》序
文|刘崇学
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史在馆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要成书付梓了。作为编委会的负责人,捧着这一摞厚厚的书稿,感慨万千。
首先,要感谢书稿初期的撰写者刘薇和任密迎两位老同志。他们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将永远铭刻在图书馆的历史上。在2015年10月到2017年12月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她们以对图书馆历史负责的精神,以对图书馆事业钟爱一生的痴情,以一位老馆员认真敬业的品质和爱馆爱校的情怀,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工作笔记和会议记录,走访老领导老同事,电话或者信函联系当事人,好些资料是抢救性挖掘出来的。她们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终于完成了图书馆从1958年建馆到2016年这段历史的写作,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难以想象。一部近六十年的图书馆发展史,其中牵扯太多太多的东西,头绪繁杂,人事纷纶。据我了解,西安许多高校的馆史都是一个七八人乃至更多的庞大团队在编写,而我们的馆史只有两位退休老人老黄牛一般的默默耕耘,这种精神,这种情怀,一如她们在岗工作时的样子,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图书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们的功德无量。
其次,要感谢馆史编写的倡议者张伟峰同志。张伟峰同志于2014年4月来图书馆任馆长,作为管理学专业的教授和博士,上任伊始,他就大刀阔斧,革故除弊,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使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馆员的精神为之一振。他任馆长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是有思路,有点子,有魄力,有担当,做了许多大事和实事。比如,书库每天的14小时全天候开放,建设密集书库,加强馆员培训,拓展业务,设立参考咨询部和文献检索室等等。是他提出了编撰馆史的动议,并坚定不移地落实。我很佩服他的见识和勇气,尤其是对图书馆浓厚的情怀。如果没有他的决策,馆史的编撰可能还是空中楼阁。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如果有天堂,那么,图书馆一定是天堂的模样。我认为一个好的图书馆必须有一个齐心协力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导班子,要有高素质的馆员队伍,要有丰富的资源、先进的设备和舒适优雅的环境,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在续写2017年到2024年馆史的过程中,反反复复查阅图书馆网页四十多页近百篇通讯报道和四本厚厚的工作笔记,连我自己都深深被感动。这八年我们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我很欣慰,没有尸位素餐,没有懒政怠政,干事的岁月真好!
从199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在图书馆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我深深喜欢这份工作,坐拥书城,畅游书海,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真好!以文献信息竭诚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铺路搭桥,是图书馆的任务和使命。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几年我们一直坚持这个原则不动摇,赢得了全校广大师生的一致肯定。能够在我手里负责编写出版这部馆史,既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莫大的荣幸。
我还要感谢冯飞龙副校长对馆史编写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我的老领导康怀远馆长,他当年的管理给图书馆打下了好基础,留下了好口碑。他的能力、学问、人品、眼界、格局和气度是我深为敬重和追慕的。感谢和我一起搭过班子的高强馆长、康江峰和王远库副馆长,还有刘全定、李华、于媛三位副馆长。感谢各部室负责人和我们的每一位馆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和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深深爱着我们这个团队。图书馆人勤劳朴实,默默无闻,尽管缺少掌声和鲜花,但关键时候能挺膺担当,无私奉献,是一支特别能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付出的队伍。在编写馆史的这段日子里,一幕幕往事浮现脑海。难忘1993年和2005年两次大规模的搬馆,四五十万册图书下架打包,搬运上架,几乎没有外援,都是图书馆人独立完成的。难忘2021年暑假和寒假对样本书库17万册图书超大规模的排书上架,平时温婉优雅的女馆员们个个都成了铁娘子和女汉子,汗流浃背、热火朝天的场面感人至深。难忘历次元旦晚会和世界读书日经典诵读晚会上大家的才艺大比拼和欢声笑语。难忘历次外出参观学习,补精神之钙,筑信仰之基,收获满满。梁家河、六盘山、旬邑马栏、会宁红军会师楼、扶眉战役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等红色基地,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我们图书馆人坚持每天14小时开放,即使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都不间断为师生服务,真正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落在了实处。在学校的本科评估,专业认证和升大更名等重大事情上,图书馆都走在前列,没掉链子。在2023年元旦晚会上,党委书记赵健用“三个功不可没”充分肯定图书馆的工作,是我们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的动力,我们不能懈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其实就馆史而言,也是图书馆人的工作史、学习史和生活史,乃至人生史和心灵史。盛世修史,宝文理图书馆的生长、发展、壮大和繁荣,与中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和学校的发展壮大同频共振,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缩影。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馆史几经周折,不论是起草者执笔者,抑或是策划者领导者,包括讨论者建议者,都是凭着对图书馆事业的一片痴情,用饱满的生命激情和灵魂热忱向读者展示出图书馆的起步、前进和向上、跃升,预示出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美好前景和崭新格局。
故此,宝文理图书馆馆史的杀青、出版和发行,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它留给读者的是文字所蕴含的集体精神、奋斗品格和挚爱情怀以及除文字之外的人生气象、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值得祝贺!值得纪念!值得珍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相信,宝文理图书馆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简介:
刘崇学: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宝鸡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宝鸡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著作《图苑探赜》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喜欢读书写作、户外登山和诗文朗诵,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脚步丈量世界。
(本期编辑:杨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