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在水边,常常看到冠以“听涛阁”这样的楼台,坐在阁中,看着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轻涛拍岸,发出阵阵哗啦啦的水声。那声音像是串串开心的欢笑,也像是阵阵轻轻地哀叹。自古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开怀畅饮,书豪情海阔天空;又有多少归隐居士在这里借酒浇愁,叹流年愁绪缠绵。可我却找不到感觉。什么豪情,什么惆怅,统统都不能勾起我的思绪,反倒是那金色的霞光,落日的余辉更加美丽。

后来我到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岳阳楼上,春雨细细微风。浪拍矶石,发出沉沉的低语声。天渐远,长烟雾霭;绿树丛,山花映红。莺声却,卿卿喔喔,任翱翔长空。此时,登画栋楼台,凭阑远眺,天水朦胧。范仲淹感叹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耶。”诗人吟诵那千古感言;后人牢记这万世警钟。走下楼来,抬眼望去,一代名楼,在潇湘烟雨中。这江涛的声音引发出我对古人的缅怀。

几年前,在庐山上,我第一次听到松涛的声音。哗哗,哗哗,------,一种让人回味无穷的涛声。这声音犹如万匹骏马从遥远的草原奔来,长途跋涉永不停息。这声音又像一支雄壮的队伍,迈出整齐的步伐大步走来,前赴后继不可阻挡。深夜里,松林发出的雄浑的回响让人震撼,也使人战憟,它带走了身上的热量,带走了脑子里的空想,也带 走了人在世间的沉重包袱。静静地,静静地,你的身躯被这松涛一遍遍的荡涤,你的大脑被这涛声一次次的警醒,你的灵魂被这深沉的呐喊召唤。“上帝在山谷中呼唤,阿门!”

今年深秋,我来到广东海陵岛。夜深了,我却久久不能入睡,那是大海的涛声使我难眠。初听起来,她的频率并不快,但却十分低沉,低沉得让人发抖。她像是一个巨人,涌动着它的身躯在喘息,这是大海在呼吸,是大海在召唤,这才是真正大海的涛声。

有人说,大海的涛声像千军万马,不可阻挡。但是当你站在大海的面前,你不觉得那千军万马过于苍白,过于单薄了吗?千军万马在它面前只不过是朵朵浪花。
也有人说,大海的涛声像滚滚惊雷,震撼人的心灵。但是当你站在大海的面前,你不觉得老天爷的吼叫是那样声嘶力竭,惊雷过后依然是平静。而大海发出的深沉的低音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止。那涌动的胸脯有节奏地一张一弛,那鲜活的心脏有规律地一松一紧,它不张扬,也不喧哗,只是默默地,永恒地运动着。它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变化,它甚至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但它的的确确是存在着,永远的存在着。

有人又说,人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其实,如果你真的站在了大海的面前,你不仅会感到愧疚而且无法启口。大海是什么胸怀?它与天地心心相印,和日月如影随形,它的呼吸是与星空间一明一暗的律动,它的喘息是在宇宙间一吟一颂的畅响。

人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这当然是一种比喻,更是一种期盼。人从小要进行锻炼,才能长大。生活中要经过各种磨练,才能成长。锻炼也罢,磨练也罢,基本上还是一种主动地,自我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就像游泳一样。但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时,确要经历更多的历练,被误解,被歪曲,被冤枉,被孤立,被打击,甚至被迫害。这种历练往往是被动的,盲目的,无意识的,是无法控制的,就像被洪水卷入了激流。人只有历练过才能成熟。经受各种历练,仍然生生不息的人那是在修炼。只有经过修炼的人才能成正果。那正果是什么呢?她就是包容,像大海一样的包容------。

大海呀,你那浑厚而深沉的涛声在向我倾诉。我经历过宇宙间无数的巨变,又在人间得到过种种历练,才修炼成今天这副模样,人间的七情六欲,天地万物的生生死死,都在弹指一挥间,只有宇宙是永恒的------。
我静静地听着那节奏均匀的呼吸,它发出的低沉而浑厚的涛声让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作者:刘安,网名 风清月朗。原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团员。退休后研究美学,应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之邀,2019年出版《美的启迪》《唯美音画》《凝固的符号》三部著作,全国公开发行。著有诗集《风清月朗》,其中“满江红——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被中央电视台大型歌舞晚会“你是这样的人”节目组总导演邓在军收藏并回复。配乐散文“听涛”在网上发布,听者近万。

朗诵:何方,主任编辑、全国普通话大赛湖北赛区第一名、湖北省十佳节目主持人、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老年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武传电影与电视学院特聘表演专业台词教授。
编辑:陈立华
首席艺术顾问:瞿弦和
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艺术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编委:谢东升
编委成员:
投稿通道:
邮 箱:478358323@qq.com
联系人:陈立华 13907125104
投稿要求:
1.音频mp3格式、视频mp4,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
2. 纯文本格式的作品文稿及简介,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文稿及简介,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文稿及简介。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照片请勿添加边框等装饰。
4.特约组稿多篇作品请分类编号。
5.投稿人请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沟通。
6.来稿我们会认真审听,择优发布。
总 编:谢东升
主 编:杨建松
副 主 编 :魏月辉 刘建林 陈 辉
承办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诗歌音乐专业委员会
指导老师:晓 吾
责任编辑:陈立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