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头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宋世宽先生
我的泰山情结
宋世宽
去山东很多次了,每次书法交流活动结朿都想去登天下第一山一一泰山,然终因种种原因未去成。记得十年前那次去登泰山,还没到售票处就因事务缠身而返回了。
今年四月,我应邀参加莱阳、蓬莱、烟台、即墨等地书法交流活动,活动结束后便直奔泰安。我在泰山脚下附近旅馆住下, 第二天早早来到泰山脚下,只见来来往往数不清的游客,我跟随人流沿着石梯而上,只见枝叶茂盛的树林,有许多还是上百年的老树,路面干净清爽,游客们在新鲜的空气中漫步登梯,每走不多远,就看见书法石刻。一路上,只见好些游客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山上下来,我问他们,说是昨晚就登到山顶了,想清晨看日出结果没看上。他们告诉我,说至少要登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山顶,我一听,有些畏惧了,以我的年纪与身体状况恐怕不能,因为这些从山顶下来的游客几乎是九0、00后的青年,我有些犹豫,如果上到半山腰就累倒了咋办?(因我一人)游客告诉我,到中天门可坐揽车上去,我只好鼓起勇气继续前行。从山脚往上走大约半小时才到售票口。当走到一个峭壁处,忽然看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扶着栏杆下行,我伸出大母指向他点赞,他说他登到中天门再也不能往上而只好下山了。我说我想登到山顶,还有多远?他说早得很,还不到三分之一呢。他又说:“如果你登上山顶就没了”(累到)。这让我的心又一次绷紧,当然,我完全可以到中天门坐电揽车直上,但这有何意义呢,我选择登泰山,目的是全面感受“天下第一山”的气概与雄伟。尽管我作好了“征服”泰山的勇气,但老者的话不得不让我心有余悸,我再次鼓励自己,拿出把泰山踩在脚下的气魄,经过三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中天门。这时,已经汗流甲背的游客们如重荷释放,脸上露出了喜悦。此时的游客在此实行分流,一部份因劳困选择了坐揽车,另一部份年轻的游客选择继续徒步。

我在中天门休息片刻继续前行。中天门是连着泰山主峰的一座山,是登泰山的必经之路。选择继续登山的游客须从山顶往下行走到一低洼处的旅游车站旁登山。由于游客在中天门分流,此时的游客要相对少些,但也如赶集似的人群,这些绝大部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不“服”老,继续登山,跟随几个小年轻有说有笑继续前行。这里的石梯时缓时峭,一路上,亦有不少书法石刻,线条雄浑、厚重。整个泰山石梯,这段石梯最为陡峭,当进入号称“天梯”的“十八盘”时更加险峻,尤其是快临近南天门的那段,有恐高症的我不敢往下看,左手紧紧抓住绳子奋力向上……终于,把泰山踩在了脚下。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此时此刻,我忘记了疲劳,走到悬崖栏边,登高远眺,只见苍山如海,千万重山,奔来眼底。刹那间,杜甫的那首(《望岳》)在我脑海闪现,随即轻声朗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顶上,也许是空气与气候原因植被稀少。上面有多个大梯坝。每个梯坝就是一个景点。当我看完,令我无比的震撼,这些竟然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青帝宫、玉皇庙、南天门、唐摩崖、三宫庙、孔子庙等,不仅如此,泰山还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遗产”。一座山,竞然拥有如此众多的顶级荣誉,可想是何等的历史文化厚度。事实上,泰山的半山腰还有“五松亭”以及红门下面的“岱宗坊”均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足见泰山的历史文化地位。
这些景点中,泰山的摩崖石刻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泰山文化的标签,除帝王将相的书法石刻外,还有毛主席、彭真、邓颖超、郭沫若等名人书法石刻。
我走到书法摩崖石刻区,溜览着这些帝王将相的书法石刻,功夫深厚雄强,尤其是“登峰造极”、“五岳之宗”、“天下第一山”、“拔地通天”、“五岳独尊”的石刻,完全达到了一定的书法境界与高度。这些帝王将相的书法石刻大都以楷书为主且大都有雄浑遒劲的“颜楷遗韵”,其中“拔地通天”为隶书石刻。似乎这幅隶书更甚一筹,大有“通天”之气,石刻中把张迁与曹全的风格揉合,既有张迁的厚拙雄霸,又有曹全的峻美隽秀,这几个字,把泰山的雄强与峻峭完美结合体现。我走向“五岳独尊”的石刻前,轻轻地抚摸它那充满苍桑的线条,从她的笔画石刻中,我仿佛看到泰山那傲立的自信。是的,千百年来,始终屹立于此;在它的石刻间,还读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泰山,不仅仅是文化之山,还是英雄之山,你伟岸的身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瘠梁,我们把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黄文秀等的事迹喻作你一一“泰山形象”的不朽精神。如再来泰安,我将再次登这座文化之山,这座精神之山!

作者简介:宋世宽 民进会员,职业书家、作家、文艺评论家。《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书法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参加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等。散文、评论等在各类刊物发表数十万字,媒体多次专访报道。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