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老年大学开心艺术团到金河镇元山村敬老演出义珍记文/曹赟(河南)
元山喜气震村门,艺术开心送党恩。
鼓乐高歌迷妇幼,翁婆醉眼伴儿孙。
清音递达今朝策,妙曲衔来旧日痕。
敬老辛勤深爱在,义珍慷慨厚情存。
解读赏析:
这首七律以纪实笔法生动描绘了老年艺术团赴基层慰问的温馨场景,展现了新时代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空间维度:声景交融的立体画卷
首联以"震村门"的喜气开篇,在听觉与视觉间建立通感。颔联"鼓乐高歌迷妇幼"以声浪勾勒空间层次,从中心舞台辐射至妇女儿童群体;"翁婆醉眼伴儿孙"则巧妙运用"醉眼"的朦胧意象,将三代同堂的温馨定格成特写镜头。这种由面及点的空间转换,构建出多维度的乡村文化图景。
二、时间维度:音律串连的历史回响
颈联"清音递达今朝策,妙曲衔来旧日痕"以音乐为媒介,在时间的纵轴上架设桥梁。清音如丝线,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新时代政策编织成可感的旋律;妙曲似磁石,吸附着老一辈人的集体记忆。这种今昔呼应,使文艺演出升华为时代精神的共振腔。
三、情感维度:双重关怀的温度传递
尾联"敬老辛勤深爱在"中,"辛勤"二字精妙点出艺术团成员作为银龄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打破传统敬老题材的单向度叙事。而"义珍"的谐音双关(义诊/义珍),既记录医疗惠民实事,又暗喻情义无价。这种物质关怀与精神慰藉的双重奏,彰显了老龄化社会的文明温度。
全诗以七律的严谨格律承载时代新声,平仄间跳动着文化惠民的脉搏,对仗处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泽。通过艺术化记录基层文化实践,为传统诗词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堪称旧体诗现代转型的典范之作。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