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由爱德(深圳)文化发展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聚星教育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绿景白石洲协办的“AI遇见爱 德育有未来”暨粤港澳大湾区家长节在深圳正式启动。近200名家长与孩子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场聚焦家庭教育与人工智能创新融合的盛会,开启了湾区家庭成长的新里程。
启动仪式:多元主体共筑家庭成长新生态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爱德(深圳)文化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娅萌老师首先强调活动旨在搭建家庭教育与科技赋能的跨界交流平台,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与前沿技术,为粤港澳大湾区家庭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成长解决方案。协办方代表也分别从教育实践与社区服务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期待。

随着象征着智慧与希望的启动装置点亮,现场掌声雷动。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家庭成长心愿墙”环节,家长与孩子们纷纷写下对未来的期许:有的希望掌握更科学的育儿方法,有的期待探索AI时代的亲子沟通密码,还有的憧憬构建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氛围。这些承载着万千家庭心声的卡片,成为活动现场最温暖的注脚。 上午课程:解码家庭幸福的底层逻辑
家庭幸福密码1234法则: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论
上午的“好家庭幸福密码”主题课程中,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爱德教育创始人王娅萌老师带来了极具实操性的“家庭幸福密码1234法则”。
她指出,“一个观念”是指树立“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的核心认知,强调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关键作用。“二个共识”则要求夫妻在育儿理念上达成统一,避免因教育分歧给孩子带来心理困惑。 “三大原则”成为现场家长关注的焦点——尊重、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王娅萌通过真实案例解析:当孩子因成绩波动陷入焦虑时,父母的尊重与倾听比单纯的批评更能解决问题;每周固定的“家庭茶话会”,能让亲子沟通成为情感联结的桥梁;而父母坚持阅读、运动的日常习惯,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行为模式。 “四大要素”既基因、天赋、环境、努力四个维度勾勒出幸福家庭的全景图,构成了家庭幸福的立体支撑。现场家长频频点头,不少人拿出手机拍下课件重点,或是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王娅萌强调,让天下父母都能教出好孩子是爱德教育的使命;助力中国1亿家庭更幸福、服务社区100年是爱德教育的愿景;爱满人间,德行天下是爱德教育的价值观;打造百名明师、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是爱德教育未来5年目标。
掌握孩子成长规律:看见生命发展的独特节奏
在如何“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板块,王娅萌老师结合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多年实践经验,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关键敏感期。她特别强调,0-6岁是语言与感官发展的黄金期,父母应通过亲子共读、自然探索等方式提供丰富刺激;7-12岁的儿童进入规则与社交敏感期,需引导其建立责任意识与合作能力;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则渴望独立与认同,家长需学会“退后一步”,以平等姿态成为成长的陪伴者。
课程设置的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30多位家长纷纷上台分享育儿困惑,哽咽的声音,让现场许多家长泪流满面:有的家长为孩子沉迷电子设备焦虑不已,有的因亲子冲突束手无策,还有的因孩子不愿上学问题道出个人苦衷。王娅萌现场“诊断”,针对不同问题开出“处方”——针对电子产品管理,建议建立“家庭数字使用公约”,通过亲子协商明确使用时长与场景;对于青春期矛盾,她建议父母尝试“共情式沟通”,先接纳孩子情绪再探讨解决方案。这些贴近生活的指导让家长们直呼这场活动“干货满满”。大家纷纷表示,决定参加爱德教育创始人王娅萌老师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下午课程:AI时代的家庭教育破局之道
顺势而为:把握时代脉搏的成长哲学
下午的“AI短视频获客策略”主题课程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聚星教育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短视频获客专家叶镇平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向现场现场说法,解说2025年AI短视频获客策略的底层逻辑和未来趋势获得了现场家长的热烈欢迎。
接着,王娅萌老师将视角转向科技浪潮下的家庭教育变革。她以“跨越周期发展的核心密码”为切入点,提出两个关键命题:“与势同在”与“踏上时代节拍”。“这里的‘势’,既是AI科技发展之势,也是教育变革之势。”她指出,在AI人工智能深度渗透生活的今天,家庭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而应主动拥抱AI技术,将AI转化为赋能成长的工具。 “财富浪潮总是流向懂得时代玩法的人。”王娅萌以AI在个性化学习、情绪识别等领域的应用为例,阐释AI技术如何为教育带来效率革命。现场展示的智能学习系统,能通过分析学生作业数据生成专属薄弱点报告;情绪监测手环则可实时反馈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家长及时介入疏导。这些前沿应用让家长们直观感受到:AI不是教育的替代者,而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加速器”。
AI营销逻辑:重构家庭教育的传播范式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获客逻辑”板块,王娅萌结合AI短视频营销案例,揭示了AI技术如何改变信息传播与资源链接方式。她分析指出,AI大数据能精准捕捉目标用户需求,通过内容推荐算法实现家庭教育理念的高效触达。“当我们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科学育儿技巧时,AI正在帮我们找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家长。”
现场展示的“家庭教育IP孵化”案例引发热烈讨论:某机构通过AI剪辑技术批量生产亲子沟通微课堂视频,结合用户画像定向投放,三个月内粉丝量突破百万,线下课程报名率提升200%。这一数据让家长们意识到,AI不仅是商业工具,更能成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全民讲台”。“未来每个家庭都可能成为教育传播的节点,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智慧育儿的分享者。”王娅萌的展望让现场充满期待。
时代叩问:不理解AI,何以赢未来?
课程尾声,王娅萌抛出犀利观点:“今天缺不缺客户,取决于你懂不懂AI人工智能的传播模型。”她强调,在教育资源日益数字化的趋势下,家长与教育从业者需掌握基础的AI认知与应用能力。“这不是要求每个人成为技术专家,而是要理解AI技术背后的逻辑,学会与AI协同工作。”
她以“AI短视频获客五步法”为例,演示如何通过关键词分析确定内容方向、利用智能脚本生成工具提升创作效率、借助数据监测优化传播策略。现场家长跟随步骤实操,初步体验了AI在内容生产中的便捷性。不少从事教育相关行业的家长表示,将尝试把这些方法应用于日常工作,让优质教育理念触达更多家庭。
价值共鸣:人生三件事不能等的时代回响
“人生有三件事情不能等:教育不能等,健康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王娅萌在总结中强调的“不能等”哲学,引发全场深思。她解读道,教育是不可逆的过程,孩子的成长窗口期一旦错过便无法重来;健康是一切奋斗的基础,忽视身体管理终将付出代价;而孝顺父母的及时性,源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生命遗憾。
这一观点与粤港澳大湾区快节奏生活下的家庭痛点深度契合。现场一位企业高管分享感言:“平时忙于工作,总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却忽略了陪伴的质量。今天的课程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黄金期’稍纵即逝,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另一位年轻妈妈则表示,将重新规划时间分配,建立“家庭健康日”制度,同时增加与父母的视频沟通频率。
未来展望:构建湾区家庭教育新图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家长节活动圆满落幕,家长节的系列后续活动也将在近期正式官宣。据悉,主办方将在近期内推出“AI亲子工作坊”、“家庭教育云论坛”、“湾区家庭成长影像计划”等多元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持续推动家庭教育理念革新与技术应用落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探索“科技+教育”融合之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当AI技术遇见家庭教育,不仅是工具与场景的简单叠加,更是一场关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如王娅萌老师所言:“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以爱为底色,以科技为翼,才能让每个家庭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让每个孩子在智慧滋养中茁壮成长。”
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的万千家庭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当AI的理性之光与家庭教育的温暖情怀交相辉映,一幅关于未来成长的美好画卷,正在南海之滨深圳徐徐展开。 粤港澳大湾区家长节项目总监、爱德爱心大使胡娟霞主持,音控刘勤燕,摄影摄像刘爱平等,直播童巧珍。
编辑: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