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地球村的湖南邵阳人③--
民乐舞台上绽放绚丽的光彩
——记民乐演奏家黄民祥
【陈建湘】

黄民祥,从艺55年,会15种以上民族乐器,心中始终充满激情,在国家级、省市级舞台上表演并获得大奖。他对音乐的追求,在民族器乐表演上的成就,成为全市音乐界不可多得的人才。(编者注:全市,指湖南省邵阳市)

一、潜心学艺,学有所成
黄民祥,1948年出生于湖南省绥宁县武阳镇,从小酷爱音乐,尤其对民族乐器情有独钟。1970年高中毕业后,因其器乐天赋被特招进绥宁县文工团工作,文工团搞样板戏,乐器演奏缺人手,他转而学习琵琶。弹得一手好琵琶的他并不满足,又自学了二胡、葫芦丝、长笛。县文工团经常跟广西三江进行艺术交流,他得知三江侗族有一种侗笛很有特色,便去拜师学习,回来再慢慢摸索自学,从此爱上了侗笛。侗笛以水竹为材料,适于吹一些简单的小调,一般作为配乐使用。黄民祥经过长期摸索、训练,创作出可以独奏的曲目,如《鼓楼月夜》、《竹林春风》等。
1992年,黄民祥准备去北京演出,有人建议他用两支侗笛来表演,他决定一试。为了尽快熟练,他每天长时间练习,嘴巴都吹肿了。在北京,同奏两支侗笛一举成功。
他虚心好学,并能娴熟地演奏多种乐器,在演奏技巧上能博导众 长,推陈出新。在学习过程中,先后又学了扬琴、巴乌、唢呐、笙、 排箫、小号、萨克斯、bassguiter(编者注:贝斯) 等十余种乐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黄民祥之所以能有如此水平,与他长期坚持练功是分不开的。
黄民祥退休后,每天还要坚持八个小时基本训练,家人和朋友们都夸他是个“音乐迷”。黄老师年逾古稀,从艺五十多年。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造就了他一身的技艺。民族乐、西洋乐无一不知、无所不能,尤其是侗笛。黄老师多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文艺汇演,摘金夺银,为我省赢得了荣誉。近年,黄民祥创办了铜管乐队,大号小号长号圆号萨克斯一应俱全。他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钟,常常挑灯夜战,写歌词,谱曲子,自编教材。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演出,黄民祥古为今用,把京剧《梨花颂》搬上当代歌剧舞台。
尽管年逾古稀,他练习乐器从未松懈。只要没在外演出,每天都要练习各种乐器8个小时以上,至今如此,而成为民族器乐集大成者。

(黄民祥同时演奏两只侗笛)
二、参与表演,精彩纷呈
1992 年,黄民祥在北京演出,他的两支侗笛,声调高低不同,一支是降B调,一支是F调,两支侗笛吹出的和声柔美又富有穿透力!同奏两支侗笛一举成功。 2015年黄民祥带领学员参加邵阳市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所表演的《侗乡之夜》以其优美的旋律和舞台效果,高票当选群众最喜爱的节目。
2015年11月22号下午,湖南邵阳市楚雄大剧院座无虚席,“黄民祥从艺四十五周年师生民乐演奏音乐会”在该剧院隆重举行。演奏音乐会现场,黄民祥使用了琵琶、侗笛、二胡、葫芦丝等乐器演奏了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曲目,琵琶独奏《大浪淘沙》、葫芦丝《侗乡之夜》、侗笛独奏《竹林春风》……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样的听觉视觉盛宴。黄民祥表示,从艺四十五周年,开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奏会是毕生最大的心愿,愿望成真十分地开心。
他对音乐一丝不苟,不管在比赛时的大舞台上,还是街头、村落的土台子上,他一登台就全神贯注,把每一场演出当成是一台艺术的盛宴,精神抖擞地演奏侗笛、琵琶、葫芦丝、二胡、小号……神情是那么认真、专注、投入。从化装、服饰、表情和演奏时的肢体动作都闪烁着每个节奏、音符、旋律的渗透力,加上他扎实的基本功,凡欣赏过他演出的人都为他叫好。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每年都有几次代表湖南到全国各地参加大型文艺演出的活动,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的好评,同行们的赞扬。
黄民祥积极热情参加市音协开展的各项活动,他的身影经常在邵阳市的大小舞台上闪现,他把侗族音乐的旋律缠绕在宝庆人的心里,他把那优美动听的音符飘洒在资江、邵水两岸……(编者注:湖南邵阳古称“宝庆”)

2016 年,黄民祥带领弟子参加湖南省音协举办的“金芙蓉杯”葫芦丝锦标赛,以优异成绩获得总决赛老年组金奖。2017年9月13日,在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决赛邵阳市专场中,黄民祥完美吹奏的独特民间乐器侗笛、与轻柔细腻圆润质朴的葫芦丝相结合演奏的《竹林晨曲》, 给现场听众带来了一次别样的听觉盛宴。10月,他又一次率队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比赛,通过海选、初赛、复赛,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2018年下半年,始建祥和管乐队,人员以邵阳市老年大学葫芦丝特色班的学员为班底,陆续吸纳了部分老年管乐爱好者加盟。男女队员40人,平均年龄71岁,最大的83岁,最小的65岁。拥有大号、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电吹管、高萨、中萨、次中萨各类管乐50多件,几乎涵盖了管乐的全部门类,能够满足古今中外典雅音乐与爵士音乐的演奏。在邵阳市纪念nei中华hua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市老年大学举办的建党100周年庆典、湖南卫视《湘邀快乐,健康味来》选拔赛,受邀为邵阳监狱、市计算机学校、北塔区国税局的庆祝活动助演,并参加了樟树垅社区、白洲社区的文艺演出,为七里坪社区的困难群众慰问演出,他带领由多乐种组合的祥和管乐队,始终坚持“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以服务人们群众为宗旨,多次送文艺下乡村,进社区。送去文艺大餐,都产生了轰动性效果、直观地感受属于管乐本身的独特魅力。
2018年春节,受国家文化部派遣,作为两岸的文化使者,黄民祥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台演出!
2023年10月中旬,他参与湖南邵阳市花鼓剧团在广西民族剧院举行的全国小戏调演。11月17日,在邵阳金喜大酒店举办葫芦丝系高班创办十周年庆典文艺演出,每一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给予高度评价。
有人问黄老师,你哪来这么大的劲?黄民祥说,不图别的,只想让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一点,让管乐在大众中得到普及与弘扬!这就是他的音乐情怀。

三、教学授艺,桃李芬芳
2003年,黄民祥在湖南绥宁县文化馆馆长职位上退休后,随女儿女婿进驻邵阳,担任邵阳市老年大学器乐教师和邵阳市音乐家协会管乐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会长。传教的学子无数,年纪最大的已有80余岁,年纪最小的只有十来岁。大家都热爱音乐,希望通过音乐歌颂这个美好的新时代。躬耕艺海半个世纪,黄民祥走过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迹,也收获了各种荣誉。
2012年,在黄民祥的主持下,邵阳市老年大学开设葫芦丝教学班。购乐器、招生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当初只有一个班,20多个学员,发展到今天拥有5个班级,100多个学员的规模。在黄民祥的精心辅导下,学员们进步很快,除启蒙班外,绝大多数学员能独立完成作品。
黄民祥还创办了祥和管乐队,从组建的那天起,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晴天就在防洪堤上,雨天就在西湖桥下,指导学员学习管乐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西湖桥下桥洞和泥湾防洪堤成了他授课的大课堂。黄老师对艺术严谨,是出了名的。哪怕是练习过程中一个小小瑕疵,也不放过。为了让作品得到完美展示,他都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他常常挑灯夜战,谱曲子,改曲子。一首歌颂抗日精神的《嫂子颂》,三易其稿,起到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效果。名师出高徒,他执着于培养艺术新人,他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中升入艺术院校的陈安哈,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现任教江西师大二胡系。 学生温培然全省二期大赛中获二等奖,现就读于天津商学院……

四、成就斐然,光彩夺目
1970年,黄民祥参加工作,1998年成为绥宁县当时最年轻的文化馆馆长,由于在器乐演奏和教学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他成为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管乐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二胡专业委员会委员,邵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邵阳市二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邵阳市老年大学器乐教师和邵阳市音乐家协会管乐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会长。
黄民祥先后获得数十次奖励,其中国家级二个,1992年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表演侗笛独奏《鼓楼月夜》荣获二等奖,全国群星三等奖。2006年湖南省首届文艺调演,其侗笛独奏《鼓楼月夜》荣获一等奖。还有一些行业性的,全省涟钢杯特别奖;全省老年大学文艺调演,其侗笛独奏《竹林春风》荣获金奖。1992年荣获全市馆站文艺调演金奖。1992年荣获全省馆站文艺调演金奖。2018年春节,在台tai湾的交流展演中,获得唯一的终身贡献奖。对于少数民族乐器他更是情有独钟,特别是演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观众好评,曾多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性文艺演出和 大赛,曾荣获全国第二届器乐大赛银奖及全国第二届器乐大赛大奖和省市“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诸多荣誉。他用闪光的器乐演奏和高尚的情怀,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陈建湘,男,湖南省邵阳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地球村的邵阳人》(二)作者之一、主编。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陈建湘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赵河澄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在文首关注我)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